黝黑的皮肤,憨厚的笑容,健壮的身躯……这是王锋给人们留下的第一印象。从2015年上任东河区沙尔沁镇东富村党支部书记以来,王锋把扶贫责任扛在肩上、记在心中,任劳任怨,一心扑在扶贫事业上,坚持扶思想、扶产业,扶风气,千方百计助农增收。
壮大集体经济增添发展后劲
增收是扶贫的核心,抓增收关键是抓村集体经济、抓产业。
在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评估论证、听取村民意见的基础上,王锋带领村“两委”依据资源优势和农业基础,着眼精准施策,制定了村三年发展规划、村年度发展计划、每户“一策一卡”(即脱贫计划、扶贫信息卡)。让贫困户知道家中产业、帮扶措施、帮扶渠道等,也让帮扶责任人、片区干部增强责任,明确主攻方向。
在村集体发展方面,王锋充分考虑东富村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依靠邻近沟门村、沙尔沁一二三村、海岱村、土合气村等蔬菜水果农业发展大村的条件,与村“两委”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由村集体投资111.7万元,在旧村委会闲置大院建成面积680平方米的气调保鲜库,用于水果蔬菜反季节存储和销售。项目既解决了邻村的农产品储存问题,又为村民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村“两委”将发展集体经济获得的收入,投入新农村建设成果的长效管护,剩余资金都用于发展新的产业项目,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守初心担使命夯实党建基础
通过党建引领、组织带动,东富村集体经济由弱变强,增强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组织有了实力、干部有了底气、村民有了信心。按照区委、镇党委关于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达标创建的要求,东富村把部分村级集体经济收益投入支部建设,有效推动了基层组织建设的各项工作,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村党支部把集体经济收益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兴办公益事业、基层阵地建设等方方面面,有效解决了“无钱办事”难题,让群众分享到了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村民矛盾化解了、干群关系拉近了,逐步形成“说话有人听、干事有人跟”的良好氛围。
“王书记隔三岔五来看我,自从我病了,亲戚都很少来。他真是我家最亲的‘亲戚’。”村民孙玉国50多岁时患上了脑梗,看病花销越来越大,王锋积极帮着出主意、想办法,帮他办理了“农村五保户”,让他的日子慢慢好起来。在“五联五帮”工作中,王锋还组织村民为固阳灾区捐款捐物献爱心,全村共为灾区捐款1万多元。
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乡村新风
以前村民家中有红白喜事,亲戚朋友相互帮衬就把事情办了。近年来,攀比风、奢靡风的蔓延,让不少村民挖空心思找名目,办“无事酒”。从孩子满月、过生日到新居落成、开业等,办酒名目五花八门,礼金也水涨船高。村民每年做客吃酒送出去的礼金少则三五千元,多则两三万元。
为整治这种日益蔓延的不良风气,王锋以完善村规民约为抓手,深入推进基层民主制度改革,积极争取全体村民的支持和参与,遏制农村大操大办行为。他带领村“两委”成员进门入户,倾听村民心声,把完善村规民约的道理讲通,广泛听取村内老党员、新乡贤等各方意见,制定并通过禁办除婚丧嫁娶以外无事酒的村规民约,涌现出一批移风易俗的先进典型。
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东富村全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组织开展“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婆婆”“美德少年”等先进选树活动,一批批脱贫攻坚、移风易俗等领域的先进人物脱颖而出,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因婚致贫、因婚返贫的现象,也为精准扶贫补齐精神上的“短板”。(杨恩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