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绿水青山奏响幸福乐章——兴安盟蹲点小记
内蒙古新闻网  19-07-05 10:42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绿水青山奏响幸福乐章

——兴安盟蹲点小记

美丽的阿尔山。

突泉县六户镇和胜村,记者采访果树种植带头人。

乌逊嘎查的妇女通过学习刺绣走上脱贫路。

扎赉特旗高品质黑木耳给农民带来好生活。

  兴安盟,新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权——内蒙古自治政府的诞生地,红色基因浸透在兴安大地各族人民的血脉中。

  热情似火的5月,记者一行来到兴安盟进行蹲点调研采访,十余天的时间里,感受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互促共进的成效,看到了绿色富民理念正在让这里的生态环境“绿起来”,人民群众“富起来”。

  在绿树如茵、美景如画的阿尔山,得天独厚的绿色资源让“巍巍大兴安·梦幻阿尔山”旅游品牌知名度持续攀升;在乌兰浩特市,过去被用于开采建筑用岩的神骏山书写着生态修复的“神话”,绿水、青山、花田、栈道,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旅游体验区;依托绿色农牧业资源,扎赉特旗农民种植水稻种出了好日子,“兴安盟大米”“兴安盟黑木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在科右中旗巴彦呼舒镇乌逊嘎查,40多岁的王金莲和白喜荣靠学习刺绣改变生活,一根针穿越贫穷,一根线绣出希望;在科右前旗科尔沁镇远征村,双膝关节置换的李宝在健康扶贫政策的帮扶下,少花钱看大病,安享晚年;实践“五级定责、五权明置、五化运营”的管理模式,突泉县在发展养牛、林果等产业方面探索新路径,不仅加快了脱贫进程,也为农户收益提供了不竭动力。

  传承红色基因,引领绿色发展,兴安盟正在北疆大地上展开幸福生活的美好画卷。 (文/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来春誉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程英军)


[责任编辑: 哈丽琴]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