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绿色变革"带来的产业转型——乌兰浩特市推动水稻种植业向绿色高质高效发展纪实
内蒙古新闻网  19-07-09 15:00  【打印本页】  来源:兴安日报

  三合村,乌兰浩特市种植水稻最早的地方。据记载,这里有近百年的水稻栽培历史,从开发稻田到种子实验,从直播种植到水稻插秧,三合村的水稻种植在一次次产业变革中发展壮大。现如今,这里的万亩稻田已成为乌市极具代表性的绿色水稻种植基地。

  张海峰在三合村种了十几年水稻,今年又有些不同。“我们今年以绿色有机水稻为主,提升了水稻种植技术,还加强了田间管理,采用生物有机肥,发展水稻景观、稻田养殖、认养农业等新业态,延伸水稻产业链条,打响兴安盟大米品牌。”

  过去粗放的传统耕种模式逐渐走远,新的发展模式正在形成,乌市水稻种植产业正迎来一场新的绿色变革。

  “乌市水稻产业正在向着生产绿色化、标准化、优质化方向转变,这几年,我们不断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引导农民提升水稻品质。今年不仅加大对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水稻种植大户的种植补贴力度,免费为其提供水稻育苗机、商品有机肥、全生物质降解膜,还围绕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开展集中技术培训和现场咨询指导,助力米产业‘双百双千’工程,推动传统水稻种植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乌兰浩特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陈凤林介绍。

  正如陈凤林所说,今年,控肥、减药、节水栽培示范田面积16万亩,稻田养鱼、养蟹示范田面积0.5万亩,引进优质水稻新品种(品系)40个。

  时值六月,红城大地一片生机盎然,长势喜人的水稻铺就了16万亩绿色,阡陌纵横间形成了一幅幅静谧的田园景观。

  乌兰哈达镇东苏嘎查的一片稻田里,刘子雁正在查看、比对水稻秧苗的长势。这是她带领的内蒙古天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种植的有机绿色水稻种植基地。

  “为了生产出极品生态大米,我们做了很多工作,通过自然与现代化耕作方式生态育苗、活水灌溉、科学除草,严格检测土壤和耕种环境,从源头上保证大米品质更纯净、更天然、更优质。”在刘子雁看来,水稻种植的每一个环节都影响着大米的品质。

  基于这种认识,天极公司将农业与科技完美结合,在种植过程中坚持零农药、零激素、零污染,采用地膜覆盖技术控制杂草及病虫害。为了克服高品质水稻收割环节的难题,公司还专门组建了水稻活杆收割打捆技术高技能人才团队,自主研发了水稻收割打捆一体机,通过水稻活杆收割,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水稻品质。

  企业在水稻种植变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乌市积极发挥农牧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生产模式,实行统一品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品牌、统一销售,进而实现规范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

  一切努力只为种植出更加优质的水稻。兴安盟袁隆平水稻院士专家工作站于2018年10月落户红城。借助袁隆平院士团队的技术力量和科研优势,乌市进一步激活了农牧业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的研发资源,提高水稻种植的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极大地提升了大米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今年,该工作站已开展了2000多个品种的试验示范,为稻米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一次次探索,让乌市的水稻产业逐渐形成了新的发展格局,绿色高质量发展理念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人,也为水稻种植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内蒙古瑞祥农牧业生物肥有限责任公司,一袋袋生物有机肥正装车运往义勒力特镇幸福嘎查杨泉的稻田里。今年,该公司与北京三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生产生物有机肥、生物土壤净化剂、生物植物保护剂,提升水稻种植的生产性能。

  公司总经理王继民介绍,这种生物有机肥中添加的可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降解土壤中的有害残留,提高土壤活性,在水稻种植中用生物有机肥代替化肥、农药,可有效提高水稻抗倒伏及抗逆能力,提升水稻品质,让更多人吃上绿色无污染的“放心米”。

  政府引导、企业转型、农民认可,构成了这场关于水稻种植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源。从选种育苗到插秧施肥,乌市在不断的变革中探索新的生产方式,改善品种、提升技术,专注打造优质“兴安盟大米”,一条绿色种植、绿色管理的绿色发展之路逐渐形成。(谭艳丽 赵文奇)


[责任编辑: 哈丽琴]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