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右前旗巴日嘎斯台乡里程沟村贫困户钱大海,在产业扶贫资金的扶持下养起了订单白鹅,在去年试养20只白鹅成功后,今年一下子又签下了200只白鹅养殖订单,年底有望脱贫。在该乡致富能人郭洪平的带动下,他和周边村的300多户贫困户都开始养殖订单白鹅,年底可人均增收1000余元。
同乡的贫困户达古拉,去年利用2万元产业扶贫资金购买2头母牛,不到半年时间就发展到3头。成功脱了贫的达古拉参加了乡里举办的贫困户养殖状元评比,一举夺得“养殖状元”头衔。
“一个个生动的脱贫实例证明,产业增收是脱贫攻坚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要举全旗之力把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科右前旗副旗长周文坚定地说。
近年来,产业扶贫一直是科右前旗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的主战场,而这种“菜单式”产业扶贫的对象都是有劳动能力和发展意愿的贫困户,让其根据“菜单”自主选择产业发展项目。目前,在科右前旗已有“菜单式”产业扶贫人口3516户、8692人,占到贫困户的60%以上,累计为他们购入肉牛6500头、肉羊5.6万只、肉驴900头,直接带动贫困人口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同是贫困户的俄体镇齐心村58岁的村民刘桂英,因病失去劳动能力,但希望通过产业发展摆脱贫困,她选择了与巴日嘎斯台乡贫困户不同的产业脱贫之路。她家的6亩耕地流转到村里的合作社后,林果地的经营管理都托管到合作社,林果地的收入全部归刘桂英所有,一亩林果地收入在3000元至5000元。目前,全旗共有这种“托管式”施策人口872户、1852人,年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
对于既无劳动能力又无意发展产业的贫困户,科右前旗则实施“资产收益式”产业扶贫模式,将扶贫资金折股量化到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贫困户每年享受固定分红收益,人均分红收益达1200元以上。目前,全旗共有“资产收益式”施策人口1137户、2606人,分红收益达312.72万元。
“脱贫攻坚已到紧要关头,我们不仅要抓好‘后二年’,而且要着眼‘二年后’,这是取得脱贫攻坚战胜利的保障。”科右前旗扶贫办主任孟凡褀说。
今年,科右前旗紧紧围绕“全党抓扶贫、重点抓产业、关键抓项目”的工作思路,把好产业发展这个“方向盘”,以“菜单式”施策为主,“托管式”为辅,“资产收益式”为补充的产业化扶贫模式在全旗全面铺开,已投入产业扶贫资金8658.27万元,覆盖2.4余万贫困人口,让全旗10689户贫困家庭户户有了增收项目,人人有了脱贫门路。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胡日查高敏娜实习生时秀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