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白衬衣,脚踩黑布鞋,陈文学穿着很普通,但领口佩戴的“为人民服务”胸章却格外醒目。这是陈文学的标配,虽给人以穿越感,但诠释着“雷锋精神”生命力。
在包头市青山区北嘉社区,陈文学红色志愿服务工作室里,设立了毛泽东展室、周恩来展室、雷锋展室,成列着各种书籍和资料,陈文学讲述雷锋精神并参观学习,这是陈文学践行和传承雷锋精神的见证,也是温暖一座城市的一缕阳光。
在学雷锋路上,他不仅是一名标兵,也是一面旗帜:成立了“流动雷锋精神宣传站”,创办了“陈文学红色志愿服务工作室”,作为全国十位岗位学雷锋最美人物、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他“傻事”做了56年,捐款近30万元……
一本从学校带回的《把一切献给党》,决定着他要做一个有意义的人;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伴随着他简单而饱满的人生路。雷锋,深深扎根在他心里,成为他人生路上的价值坐标。
就这样,在包头二机厂,大伙有了一个热心助人的好工友;就这样,近30万元的捐款从他的手中慷慨解囊,去帮助数十位困难学生和孤寡老人;就这样,四处跑关系募集上百万元资金,为白血病和重度烧伤女孩重获新生;就这样,自制150多块雷锋事迹展板,行程1万多公里300多次巡展雷锋精神;就这样,兼任50多所学校校外辅导员,让成千上万的人传承雷锋精神……
风雨兼程中,他温暖感动别人,也得到社会广泛认可,100多人的“义工队”加入到街头清理小广告、修理自行车、关爱空巢老人等爱心服务中;向最美党员陈文学看齐系列活动,评选出百名最美党员、百名党建公益明星等,发挥典型带头作用,弘扬志愿服务精神;陈文学红色志愿服务工作室和学雷锋先锋志愿联盟,与多所学校签订志愿服务实习协议,为有志愿服务理想的学生提供展示平台……
“出来传播雷锋精神,为社会做点事儿,是对社会最好的回报。”陈文学不光自己学雷锋,还带着三个子女学雷锋。在他看来,学雷锋不能“一阵风”,要广泛、深入、持久,要不忘初心,不遗余力地宣传雷锋精神。
几十年来,陈文学做了很多好人好事,也获得了许多荣誉称号,“全国十位岗位学雷锋最美人物”“中国身边好人”“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志愿者”“内蒙古学雷锋先进个人”“内蒙古最美五老”等荣誉。
虽然已是84岁高龄,但为了宣传雷锋精神,他正在推动建设“雷锋纪念馆”“学雷锋志愿者协会”“吴运铎展览馆”……
“学雷锋要与时俱进,我要做的就是讲好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传承新时代的雷锋精神、做新时代雷锋式好人,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学雷锋的队伍中来。”
在记者采访中,他的手机接到很多电话,有要求组织公益活动的,有邀请参加公益讲座的……陈文学说,孩子们都已成家立业,没有经济负担,只要有时间,我愿意为社会做点有意义的事。
策划:高雪芹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梅刚 程英军 韩雪茹 娜布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