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村里产业发展情况
打扫村道卫生
一米八的个头、结实的身板、黝黑的脸庞,戴着一副近视眼镜,朴实、稳重。这是张翔林给人的第一印象。今年51岁的张翔林,1999年入党,2016年起担任临河区狼山镇爱丰村党支部书记。他实事求是、埋头苦干,内引外联、谋求发展,一心就想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对他的辛苦工作人人都竖起大拇指
张翔林毕业于青海省一所职业技术学校,1998年他被村民推选为村民小组长。这一年,他们组的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全村前列。说起张翔林做的工作,人人都竖起大拇指。
2016年春节刚过,爱丰村组织了一次全体党员大会,张翔林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当时他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但面对全体党员的信任与期望,面对狼山镇党委、政府的重托,他毫不犹豫地又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
美丽乡村建设时间紧、任务重,整整一年多时间,他不分昼夜,处理村里各种矛盾,落实党的各项方针和政策。一年下来,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路修通了,村庄变绿了、变美了、干净了,很多村民都说感觉和城里人一样了。
对他的无私付出
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村庄的变化并不能彻底改变村民的种植模式和收入现状。张翔林就在琢磨一个问题:现在党和政府对农村的扶持力度如此之大,正是农村、农业大有作为之时,如何才能改变现状让村民富起来呢?通过不断学习,张翔林逐渐有了新的想法,他决定带领村民一起发家致富。
在村民大会上,张翔林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大家:要想让爱丰村变得越来越好,首先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让道路畅通,彻底改善灌排条件,使全村近18000亩土地去盐碱化,同时还要改变传统种植经营模式。其次要在爱丰村建一个保鲜库。爱丰村有1000多亩苹果梨和早酥梨等果树,年产量500余万斤,由于缺少储藏保鲜设施,村民的果品基本上是就地贱卖,收益一直上不去。如果能建一个集保鲜、储藏、运输、销售为一体的农产品保鲜库项目,就可以让农产品优质优价、高产高效。
当时,这个计划一说出来就遭到许多人质疑,村民担心项目大、投入高,搞不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但张翔林并不气馁,他发动全村党员挨家挨户做工作,最终得到了大家的支持。
项目申报过程中,土地审批手续和财政审批手续非常严格,需要写申请报告和实施方案。找人写需要花钱,为节约经费,他自己动手写出了所有方案。初稿成形,他又请专家修改后报送到相关单位,最终顺利通过调研评审,申报成功。农产品保鲜库项目终于在2017年7月开工建设了,从前期筹备到保鲜库建成运营,每一个环节张翔林都仔细把关,不论白天黑夜都坚守在工地,所有的付出村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他的创新做法
让村民切实得到了实惠
为带领爱丰村村民发家致富,张翔林结合爱丰村实际,注册成立以爱丰村集体经济为主体的巴彦淖尔市众丰商贸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六位一体”的“党支部+合作社+企业+贫困户+基地+电商”运营模式,由党支部牵头引领,以村集体经济为主体,发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参与,逐步实现种植产业升级改造,借助互联网强大平台与国内各地客商建立合作关系,打造爱丰村绿色瓜果蔬菜品牌,让全体村民在保鲜库产业运营中受益。
保鲜库自2018年投入运营以来,就近为周边农户存放苹果梨、早酥梨及各类新特优蔬菜,实现错季销售。通过电商平台,向山东、上海、安徽、广东等地客户销售红南瓜、青椒、早酥梨等农产品,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益6万多元,为150多户组员每亩地增收1000元~1500元,累计为农民增收120余万元。
2018年以来,张翔林还依托苹果梨产业基础,与培农公司合作,采取“企业+村集体+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打造集科研、育苗、生产、储藏、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万亩苹果梨田园综合体。田园综合体由六个产业园区组成,总建设面积17100亩,计划在2年内栽植优质苹果梨树10000亩,三年内培训农民5400人次,对600名农民技术员开展技术培训,建成特色梨产业专业技术队伍,推广苗木培育、嫁接改优、丰产栽培等技术,预计户均收入提高到15万元以上,人均收入达3.5万元以上。( 记者黄景莲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