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果儿喽!”凭着这一声吆喝,兴安盟突泉县六户镇和胜村的老刘头,在附近十里八村成了名人,他卖的果子都是他亲手种出来的,品相好,味道佳,价格也实惠。
“我和果树相依相伴了半辈子,每天一睁眼,就想着怎么能让果树长得更好,结更多的果,味道更可口,虽然辛苦,但是乐在其中。”说起果树,74岁的刘景志滔滔不绝。
他说,年轻的时候,自己在当时的沈阳农学院学习过种植知识。1987年,他用自家的好地换了20多亩山坡地,开始种果树,村里人都不理解,可他守着这份要让果树在这片土地开花、结果的初心,开始了苦干实干。
从栽培管理,到病虫害防治,从土壤肥力,到果树品种,刘景志反复试验,初心不改,果园在他的精心打理下,如今已有李子、南果梨等20多个品种,采取订单销售,年收入近20万元。“现在村里还补助我建了保鲜库,果子存放周期长了,更能卖个好价钱。”刘景志不仅自己富裕了,还把果树育苗、嫁接改良等技术分享给大家,一起脱贫致富。
想尽办法帮助刘景志和乡亲们,让果树种植发展壮大,突泉县农牧业和科学技术局派驻和胜村的第一书记胡爽把责任落到实处。人如其名,飒爽英姿的她在工作中时刻牢记脱贫使命,团结领导班子,帮助和胜村推广“林果+林下”的经济模式。
目前,和胜村以林果业为主导产业,现有果树经济林1300亩,通过多元化发展,打造无污染、无公害、传统化、手工化为卖点的“和胜良品”品牌,利用网络电商平台销售,让村里的蔬果、药材、蛋品、肉类、杂粮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既助力了脱贫攻坚,又壮大了集体收入,同时也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
把初心转化为决心和意志,把使命转化为强大的动力,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难,追求梦想,努力奋斗,胡爽、刘景志和乡亲们收获了甜美的“致富果”。(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胡日查 来春誉 程英军 高敏娜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