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呼和浩特,天蓝草绿、景色秀美,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7月16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纪恒,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布小林的陪同下,先后来到内蒙古大学、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听取学校建设发展、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思想政治建设等工作情况介绍,察看蒙古语言文学历史成果图书展示,并看望师生代表。在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实地调研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了解落实“放管服”改革举措、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等。调研中,习近平总书记与内蒙古大学青年学生互动交流,亲切勉励他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学好知识,打好基础,增长才干,将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本报记者循着总书记在呼和浩特市考察的足迹一路回访,深深感受到总书记对内蒙古民族教育的关心关注,对内蒙古各族人民的殷切牵挂,感受到内蒙古各族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望相助、“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
“把总书记的勉励变成实实在在谋发展的行动,切实担负起教书育人的崇高职责,把内蒙古大学这所北疆学府办得更好”
7月16日上午,天空下着蒙蒙细雨。内蒙古大学是总书记当日上午考察的第一站。上午10时许,习近平总书记乘坐的车辆停在内蒙古大学图书馆门前。
位于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四楼的蒙古文古籍展阅室,收藏了自1957年以来从国内外收集典藏的2000多种珍贵的蒙古文古籍文献。其中,1720年北京木刻版蒙古文《甘珠尔》(大藏经)尤为珍贵。
内蒙古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蒙古族学生叶日姑正在记录见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感受。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内蒙古大学的古籍保护、发掘、整理工作,详细询问了蒙古文古籍展阅室的藏书情况、古籍保护情况,叮嘱我们一定要加强对蒙古文古籍的搜集、整理、保护,这对我们一线教学科研人员既是鼓励,也是鞭策。我们要按照总书记要求,加快古籍数字化保护速度,加大挖掘力度,把这些中华民族古籍瑰宝保护好、发掘好、整理好,丰富民族文化遗产。”内蒙古大学副校长、蒙古学学院教授额尔很巴雅尔回忆起总书记在内蒙古大学蒙古文古籍展阅室参观时的情形激动不已。
“见到总书记,我的心情很激动。总书记用真心真情与我们青年学生交流,对我们寄予厚望,让我感到无比温暖。总书记说,少年强则中国强。未来的竞争是年青人的竞争,今天的年青人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骨干和栋梁。这些话听起来真的很温暖,让我很受鼓舞,感觉总书记与我们青年学生没有距离。”内蒙古大学2017级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生郭晓宇说。
内蒙古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大三学生乌日娜是一名达斡尔族学生,当她回忆起与总书记面对面交流的情景时仍然难以平静内心的激动。她说:“见到总书记我的心情超级激动,止不住流下了激动的眼泪。没想到在图书馆能见到总书记,我真是太荣幸了!他以一位长者和老师的身份与我们交流,了解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和今后的打算,给了我们巨大的激励,也更坚定了我好好学习、完善自我、报效祖国的信心和决心。”
“总书记说起话来特别和蔼可亲,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好好完成自己的学业,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担负起祖国交给的重任。”内蒙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学生韩习说。
内蒙古大学师生们沉浸在见到总书记的兴奋中。
习近平总书记来内蒙古大学调研考察,也让内蒙古大学的教师倍感振奋。内蒙古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李为民说:“习近平总书记来内蒙古大学调研考察,充分体现了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视。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在边疆民族地区建设高水平大学,发展高质量的民族高等教育,培育高素质少数民族人才,为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做贡献!”
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盛立民说:“能在现场见到习近平总书记,我感到非常振奋、备受鼓舞。总书记对青年学生提出的希望同时也是对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我们要始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通过民族团结教育,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而努力奋斗。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内蒙古实际开展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做好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为建设天蓝水清地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内蒙古作出应有的贡献,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师许晋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有温度,有力度,有高度。既有对草原儿女的无限关怀,又有对年青人建功新时代的殷殷期盼。作为教师,我们既是新时代幸福家园的建设者,又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我们一方面要通过学习练就一身过硬本领,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另一方面,要在学生心中埋下真善美种子,为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贡献力量。”
内蒙古大学党委书记朱炳文说:“习近平总书记在百忙之中来内蒙古大学看望各族师生,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备受鼓舞。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深化内部改革、完善发展战略,把总书记的勉励变成实实在在谋发展的行动,切实担负起教书育人的崇高职责,把内蒙古大学这所北疆学府办得更好。”
“以总书记来调研指导为契机,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更好,真正承担起守护好大森林、大草原、大湿地,守护好祖国北部边疆生态安全屏障的历史责任”
7月16日上午11点40分,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厅长张利平站在办公大楼一楼的那幅“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努力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展板前,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就在刚才,习近平总书记站在这里,作了长达10分钟的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来调研指导自然资源厅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让我们倍感振奋。”张利平激动地对记者复述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和殷切期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开展主题教育中要注意抓“四个到位”:一是抓思想认识到位,二是抓检视问题到位,三是抓整改落实到位,四是抓组织领导到位。
“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就要在学习上下功夫,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要认真学,做到真学真懂;要在调查研究上下功夫,奔着问题去,带着问题去,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要认真做好问题检视,既要开门纳谏,也要闭门反思,真正找准我们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最后还要真正解决问题,拿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把存在的问题整改到位,这是我们的出发点也是我们的落脚点。”张利平说。
“总书记一直牵挂着内蒙古,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建设生态环境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这对我们是巨大的鼓舞。我们有决心在总书记的指引下,把内蒙古的生态建设搞好,把我们的职责履行好,我们要以总书记这次来自然资源厅调研指导为契机,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更好,真正承担起守护好大森林、大草原、大湿地,守护好祖国北部边疆生态安全屏障的历史责任。”作为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的当家人,面对总书记的关怀,张利平觉得肩上的担子更大、责任更重的同时,信心也更足了。
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局主任科员温涛也沉浸在前所未有的激动中:“我见到总书记的时候,又紧张又激动,没想到自己能有机会亲耳听到总书记面对面的嘱托和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总书记用非常朴实的话语来教导我们怎么做工作。他说,‘我们学习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急于求成,每次都要有新进步、新体会,日积月累。要结合实际加强学习,加深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领悟,加深对党中央对内蒙古战略定位的领悟,加深对自身职责的领悟。’总书记的讲话让我们年青人对自身的工作、职责有了更深的理解,这将是我们今后工作源源不断的动力。”
“总书记在讲话中说,‘抓检视问题到位,深入调查研究,把问题找到找准,把根源挖深,明确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这一句话我感受很深。”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调研员沈红梅心潮澎湃。她觉得,今年以来她们开展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非常吻合总书记所讲的要求。从今年3月份起,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进一步压缩不动产登记时间,从解决影响企业办理不动产登记的一些堵点和痛点入手,以为群众和企业办好一件事为标准,全力推行信息集成、流程集成、人员集成,开展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目前实现了信息共享,力争到年底实现不动产登记时间压缩到一般登记10个工作日,抵押登记5个工作日。
“确权登记涉及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和不动产确权登记,不动产确权登记又与“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紧密联系,它是为民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按照总书记的指示,我们要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这对群众和企业是非常有意义的。”沈红梅说。
已是中午12点,自然资源厅一楼大厅的工作人员和前来办理业务的企业工作人员却久久不愿离去,都在兴奋地回忆着刚刚见到总书记时的情景。
政务大厅党支部书记杨双说,总书记进来后和他们亲切地握手,询问具体办理业务的情况,耐心地听他们介绍相关业务。总书记说:“在推进便民高效服务的同时,要考虑周全,越是放开,推向市场,越要加强监管,依法依规严格管理和监督,严防腐败。”
“总书记的讲话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更加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杨双说。“今天这么近距离地见到总书记,感觉总书记特别像隔壁邻居家和蔼可亲的长辈一样。”政务大厅工作人员赵锴开心地说。
“总书记进来的时候,我正在办理业务,他跟我亲切地握手,向我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问我来办理什么业务,办理业务的效率如何。我刚开始特别紧张,但总书记的和蔼可亲和平易近人让我的心情放松下来。我是做梦也想不到来办理业务竟然能见到总书记,真是太激动了!”中煤西北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规划发展主管李健说,言语中充满了对总书记的爱戴。
采访结束时,已是中午一点多。同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的干部职工一样,我们心中充满了太多感动和对内蒙古美好未来的无限期待: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下,内蒙古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文/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江新辉 苏永生 王连英 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闫晨光 马建荃 王晓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