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内蒙古科普大讲堂——《草原·生态·环保》科普讲座在内蒙古科技馆开讲,160余名中小学生认真聆听了讲座。
内蒙古北方民族文化遗产研究会会长兼内蒙古大学教授巴拉吉尼玛以《草原·生态·环保》为题,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活泼的科普课。“我们的草原究竟在哪里?”81岁高龄的巴教授向现场观众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他通过展示草原上特有的牛奶、牛肉干和蒙古包,告诉大家草原就在这里,就在我们日常的衣食住行里,因为它们都是美丽的大草原带给我们的馈赠。由此,强调了草原以及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进一步讲述了如何通过节约、环保等方式保护草原。
讲座过程中,深受小朋友喜爱的一个环节就是垃圾分类互动游戏。每一名小朋友扮演一种垃圾,比如干电池、坏电视、树叶、鱼刺、吃剩的馒头、用过的纸张和衣物等等,小朋友们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站到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干垃圾)以及其他垃圾这四个队伍当中。通过游戏的方式,帮助大家有效记忆和区分垃圾种类,做好垃圾分类。
保护草原、守护美丽家园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垃圾分类也是人类科学生活的重要内容。通过本期科普大讲堂,孩子们对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和垃圾分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将会更加积极地去践行。(北方新报融媒体记者段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