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庄里的乡贤馆
内蒙古新闻网  19-07-24 11:23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村民使用过的马鞍

乡贤馆门匾上写着“见贤思齐”

  在“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雷营子村,有一座不大不小、古朴庄严的乡贤馆。乡贤馆里的“人物”众多,不仅有村里的历代先贤,更有在基层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时代楷模。

  以乡愁为基因,以乡情为纽带,乡贤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乡贤文化始终滋养着这方水土,影响着村里的人们。

  位于赤峰市喀喇沁旗西桥镇西部的雷营子村,森林覆盖率高达90%,这里山清水秀、历史悠久。就是在这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里,近年来大搞乡村文化旅游,成为了文化兴村的排头兵。统一规划重建后的“文化中心”——乡贤馆,就建在村子的核心区域。

  乡贤馆以“见贤思齐”为主题,分设大德开先河、高德薄云天、义德泽桑梓、商德百业兴、文德传家久、家德流芳远6个展区,展示不同时期涌现出来的乡贤人物事迹,“身边的榜样”让乡民们拥有了一种归属感,形成了强大的道德引领作用。

村民们看过的古老书籍

馆中摆放着全村的荣誉

  走进这座乡贤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展柜里的老物件。这里有村民读过的古书,下过的围棋,用过的马鞍子、算盘、烟袋嘴、粮票、棉花票、钱币等等。据村委会主任张平介绍,这些老物件都是从村民手中征集而来,属于村民所有,是大家自愿将其摆放在这里,村里的人时不时就会到这里来转转,同时也供游客参观。

  这里有战国贵族墓群的发掘故事。图片资料中记载,在2013年5月雷营子北山的抢救性发掘中,共出土文物200余件,其中有一批精湛的青铜礼器、骨器等,属于国家一级文物。

  这里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弟迭刺之孙——耶律琮的墓址所在。雷营子在辽景宗时期属于耶律琮封地,耶律琮在此建山庄一座,并在死后葬于此地,现被列为第七批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除此之外,还有在民国时期受人敬重的赤脚医生陈宝忠,以及为村民奉献大半辈子的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王生书记等等。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新乡贤”现任村委会主任张平的事迹。张平在创业成功后,无偿捐助资金180多万,成为雷营子村改革变化第一人,带领全村发展乡村旅游,共同致富,展柜中摆满了各项荣誉。他教子有方,儿子成为村里走出国门的第一人。这位“新乡贤”始终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他的一句座右铭让人印象深刻——“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小村里的乡贤馆,如同这里精神文明的一个缩影,也是村民们的精神指引和风向标。

  第一书记郝志强说:“建设乡贤馆,目的在于传播贤德,引领乡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带领群众走富裕道路的同时,注重精神文明的同步建设。”雷营子村乡贤馆像一座精神丰碑,也似一座信念灯塔,记载着小村庄的辉煌的历史,也激励着着后人不断向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乡贤文化并未离我们远去,而是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从这里走出去的人们,提醒他们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徐跃)


[责任编辑: 张莉 ]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