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人家
内蒙古新闻网  19-07-24 15:02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赵玲正在疏条。

夫妻携手。

沐浴阳光。

一溜湾葡萄沟。

   一溜湾葡萄的声名,像它的名字一样蜿蜒远播。

  7月16日,记者来到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双河镇郝家窑村。村民刘巨兵夫妇正在自家园子里修剪葡萄枝蔓。女主人赵玲说:“仅葡萄一项年收益约有10万元吧。好看和好吃的葡萄都是精心打理出来的。抹芽、新梢摘心、疏花整穗、绑缚定梢、摘除病叶卷须,除了吃饭睡觉差不多每天都在园子里。夏季修剪不仅关乎葡萄植株健壮生长,还对葡萄产量影响重大。”从春天抽芽到秋天下架,再到秋剪、浇封冻水、埋土……葡萄的春夏秋冬比人的春夏秋冬还要金贵。

  据呼和浩特市科技特派员、郝家窑村原村委会主任许海清介绍,一溜湾是托克托县葡萄的主要产区,种植5000多亩,产量7000多吨,有小红提、玫瑰香等10多个品种,尤以托克托县本地葡萄最为有名。他说:“县城东南沿黄河流向冲击而成的狭长堤坝,俗称一溜湾。葡萄就种植在这道缓坡上。独特良好的小气候,成就了色美、皮薄、味香、含糖量高的著名的一溜湾葡萄。”

  “再有20到25天,早葡萄就熟了。从那时到10月底,休闲观光采摘的城里人络绎不绝,整个一溜湾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中。”赵玲仰头疏条,脸笑成一朵花。(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袁溪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 张莉 ]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