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时只一个,转来个挨个,同披白罗衫,抱着木柱过。”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榆林镇河南村的大蒜丰收时,老人们就逗着孙辈猜谜。在当地农民眼里,这小蒜头就是他们的“镇村之宝”。河南村种蒜的历史并不长。2017年初,驻村第一书记苏依勒和村党支部书记范前恒、村委会主任张前毛到吉林考察时发现,当地大蒜的种植环境和河南村相近,种蒜经济收入可观。他们算了一笔账:1亩地可产大蒜2400斤,按每斤2元售价计,减去成本纯收入约2000多元,这就意味着,种1亩大蒜相当于种3亩玉米的纯收入,而且种植大蒜还不影响种植其他作物。
他们遂与当地合作社签订了3万斤种蒜购买合同。回呼后开始聘请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当顾问,指导村民种植大蒜。从最初的马牙蒜,到如今的独头蒜、紫皮蒜,蒜的品种在逐年丰富,种蒜的农户也逐年增多。为了促进大蒜产业的发展,全力打造大蒜种植专业村,村党支部制定了发展村集体经济规划,村两委党员干部示范带动完成200亩大蒜育苗基地种植。为了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振兴乡村经济,赛罕区政府投资100万元建设了一座存储量为800吨的冷库,为大蒜的储存和深加工创造了条件。
村党支部委员梁贵双说:“再过几天,村南头的300亩油菜花开了,来赏鲜花买新蒜的游客可以感受我们村不同于大棚采摘的田园风光。”(内蒙古日报融媒体记者 袁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