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赞︱听见“七勇士”最后的呐喊,看见王杰扑向……
内蒙古新闻网  19-07-31 11:19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抗联精神昭日月

   英雄伟绩育后人

  在革命老区阿荣旗,有一座闻名东北的抗联英雄园。在中华民族危亡的时刻,在极其艰难困苦的岁月里,英勇的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血沃关东十四年,成为了中国人坚强的民族脊梁。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日联军三进呼伦贝尔,阿荣旗就是主要的根据地。抗联战士的脚印遍布阿荣旗的林区、乡间,他们冲锋向前,英勇战斗,消灭了大批日本侵略者,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刀下,有鬼子的污血四溅;马背上,有“七勇士”最后的呐喊。

  当时,高禹民和刘中学、冯振和、闫福春等七名战士被日军围困在山上的一块大石头上,日军劝高禹民投降,但是高禹民命令会日语的朝鲜籍战士回话说:“抗联战士誓与祖国共存亡!”日军见劝降无效,就从四面八方包围上来,高禹民和这几名战士不幸全部壮烈牺牲。这座“七勇士”雕塑把历史上那最悲壮的一刻,永远凝固在这里,同时也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这是一片红色的沃土,深埋着一块块血染的丰碑,冯治纲、高禹民等革命烈士长眠在这里。

  在园区的正中央是呼伦贝尔东北抗联纪念馆。14级台阶象征着东北抗日联军14年艰苦的抗战历程。当年东北抗联指战员面对严峻的战争考验和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以坚定的革命信念、高度的智慧和不屈不挠的意志,谱写了一首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

  走进呼伦贝尔东北抗联纪念馆,首先进入的是序厅,厅内有一座浮雕名为抗日烽火,意为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呼伦贝尔各族人民,点燃抗日烽火,最终取得全面胜利。

  按照史实的发展,展览共分为蓄谋已久疯狂侵略、东北抗联民族脊梁、抗联精神日月同辉、名昭日月千古流芳、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五个部分,以缅怀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抗联将士。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史实、一串串数字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暴行,再现了当年东北抗联将士英勇抗击侵略者的场景,直撼心灵,叫人感怀不止。

  金戈铁马战沙场,热血豪情铸军魂。在生与死、血与火的磨砺中熔铸成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

  8岁的宋章硕放假休息的时候,妈妈总是带他来这里。

  妈妈郭玲说,带章硕参观呼伦贝尔东北抗联纪念馆,就是为了要让他珍惜现在,“要记住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他好比大松树冬夏长青……”他们的精神代代相传。

  一心为革命

  一切为革命

  

  在阿荣旗,还有一位英雄叫王杰。

  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位普通战士。1942年10月,出生于山东省金乡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58年随父母移居内蒙古阿荣旗那吉屯农场。1965年7月14日,在一次民兵训练中,炸药包意外发生爆炸,他为保护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毅然扑向炸药包,献出了年仅23岁的生命。

  王杰留下的遗物并不多,其中最受人关注的是生前写下的日记,有20多本,10万多字。这些日记记录了他的生活和思想的历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他留下的宝贵财富。日记中有他日常生活、训练的记载,有他学习的心得和感悟,有他对自身的检查和反省,有战友之间的激励和帮助。今天读来,仍然震撼人心。

  1963年,王杰在日记中写道:“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把可爱的青春献给祖国,献给人类最壮丽的事业。”

  “我仔细地读了他的日记,他那沸腾的革命感情,坚定质朴的语言,纯洁无私的思想,使我激动、使我兴奋。我放不下它,读到深夜,不能入睡,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段段活生生的英雄画图:王杰同志是怎样在滚滚奔腾的洪水中抢救人民财产,是怎样在战友们都熟睡了的深夜为他们烤干一件件被雪打湿了的衣服,是怎样节约一滴油、一个螺丝钉、一寸导火索,是怎样在坚硬的坦克跑道挖雷坑苦练埋地雷的本领,是怎样在右手被沥青烧伤的时候,仍然坚持用左手写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心得,又是如何在政治上高标准严要求自己,在生活上低标准要求自己。”这是著名文学家曹禺的读王杰日记有感。

  1965年,王杰用自己的青春实践了他的豪迈誓言:“我们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无畏的人。”

  王杰的伯父王廉堂在其追悼大会上讲话说:是党,是部队,培养了好孩子,他为大伙,死得光荣!

  英雄已去,精神永存。50多年过去了,王杰的名字和事迹仍然活在人们心中。他用生命诠释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不断陶冶着、鼓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阿荣旗儿女,激励着阿荣旗人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策划:马少林

  记者:李玉琢 王静超 苏永生 月英

  摄影/摄像:孟和朝鲁


[责任编辑: 萨其拉图]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