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车间”开到家门口
内蒙古新闻网  19-08-02 16:03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技术指导

生产车间
  一大早,乌拉特前旗先锋镇公庙村精准扶贫户王俊芳早早地收拾好家务,按照微信群里约定的时间,赶往村委会的“扶贫车间”,学习缝制羊绒衫套扣技术。这个扶贫车间的引进,还得从驻公庙村第一书记尚剑去年的一次走访讲起。

  “我在走访中发现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一年当中,村民农忙的时间也就集中在2个多月,村里留守妇女多,家里都养羊、喂猪、养鸡,外出打工也不现实。鉴于此,我们就与春雪公司联系,把生产车间引进了村里。”尚剑说。

  “扶贫车间”由内蒙古春雪羊绒有限公司提供原料、设备、技术,按件支付加工费,负责回收和销售。村党支部与春雪公司党支部结成“党建联盟”,采取“支部+企业+农户”的模式,配合企业组织群众参加学习培训,并提供场地和相关服务。

  目前,“扶贫车间”引进机器40余台,免费培训当地贫困户和村民200多人次。按照合同,加工一件毛衣,村民可获得10元左右的报酬。根据熟练程度和工作时间,一个人一天可做20件左右,预计每月可增收6000多元。村民田巧英高兴地说:“经过培训,我们也多了一项挣钱的技能。”

  “下一步将以公庙村为试点,向全镇的村组推广‘扶贫车间’的经验做法,带动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先锋镇副镇长、公庙村包片干部王飞说。(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韩继旺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