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拉善右旗的中蒙边境上,有一位74岁的老党员,25岁时她便来到距离边境线只有11公里远的大漠戈壁处,开始了守边巡线的生活,一守就是49年。她就是阿拉善右旗塔木素布拉格苏木牧民尼玛老人。
49年来不论是黄沙漫天、干燥酷暑,还是乌云密布、冰雪交加,巡逻边境线成为尼玛每天雷打不动的事儿,由此她被当地农牧民赞誉为边境线的“活界碑”。
要找到尼玛老人这座“活界碑”可不是一件容易事:从旗政府所在地巴丹吉林镇驱车出发,需行驶400多公里,再穿越沙漠戈壁200多公里才能找到她家。
沿着边境线巡逻,尼玛忆起49年巡边生涯总有许多感慨。她第一次巡边是1971年,那年她被派到恩格日乌苏嘎查担任中蒙边境线护边员。25岁的她没有丝毫犹豫,背着3岁的儿子哈达布和,来到黄沙漫天的边境戈壁,白天边放骆驼边观察,晚上5点开始找高点的山站岗、巡逻,守卫边境。
戈壁深处天地阔远,边境线缺少天然屏障,发生偷越境的概率相对较大,除了哨点的边防军队,护边员就成了真正意义上“流动哨所里的兵”。
生活在戈壁,除了面临生活上的困难,还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一次,母子俩巡边时突遭沙尘暴,整个天空瞬间陷入黑暗中,飞沙走石将母子俩分割在黑漆漆的沙暴中,孩子的哭声和母亲的叫声在狂怒的风中显得那么微弱……3个多小时过去了,风停止了咆哮,尼玛才看到了趴在沙子上瑟瑟发抖的儿子。像这样的巡边遭遇,尼玛不知经历了多少次。
春来秋往,寂寞单调、艰苦异常的生活,让当年一同来守边的2户选择了逐渐离开。尼玛同样面临着选择,家要看,国要守,日子却不平静。望着即将需要上学的孩子,面对丈夫多次央求,想着没有酱醋、缺盐少水的日子,尼玛的心在纠结。“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有义务、有责任守护祖国的边疆,我要兑现我当初的承诺,这是我的信仰!”站在长长的边境线上,尼玛坚定地选择留下来,用一生坚守这片土地。
孩子到了学龄,但懂事的他不愿离开额吉,选择留在母亲身边,和母亲一起放牧、巡逻,一起分挑重担。这一耽误,就是一生。直到现在,哈达布和大字不识,一点简单的汉语,还是跟哨所的军人学的。
“母亲是为守边留下的,这么多年来母亲为守边吃了不少苦,作为儿子应该陪伴在她左右。”哈达布和说。在儿子的眼中,额吉就像这每一粒沙,任凭狂风蹂躏,本色不改。
“爱人走了、民兵也撤了,离我们最近的亲戚在200公里以外,最近的邻居也相距90多公里。‘8号点’剩了我们母子俩,我是‘连长’,儿子是‘小兵’,我俩白天放牧守边,晚上听收音机、给儿子讲故事、猜谜语,守边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来了!”回望过去,尼玛老人尽管说得很平静,可平静话语中蕴含着老人始终不忘初心,再苦再难坚守为国戍边的信念。
大漠无声,黄沙无语。如今尼玛已年逾古稀,儿子哈达布和、儿媳敖登格日勒深知母亲内心的初心和使命,他们接过了母亲薪火相传的守边“接力棒”。“母亲的腿脚不便了,现在主要是我和妻子巡逻守边,我们要紧握‘接力棒’,传承好母亲用一生守护边境线的初心和使命,陪着老人继续守护好这片边境热土。”哈达布和说。
49年来,尼玛母子义务巡边18万多公里,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近千人次,未发生一起涉外事件。
“尼玛”是藏语意为“太阳”,“哈达布和”蒙古语意为“坚实的岩石”。母子俩的名字印照了他们的一生:用自己的光,铸成坚如磐石的信念。
“作为一名党员,党和政府信任我,让我来这里守护边境,我一定要守好。现在我年龄大了,腿脚不便了,但只要我能动,就要和儿子履行好这份职责,在这里坚守一生!”尼玛老人的话语体现了她对祖国浓浓的爱。今年6月,她被自治区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刘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