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滑轮+射击、滑轮比赛在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凤凰山滑雪场鸣枪开赛,来自全国各地的31支代表队、381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进行12个项目的角逐。
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是我区成立以来首次承办的全国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也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前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专业性最强、水平最高的冬季项目运动盛会。本次的滑轮+射击、滑轮比赛,是第一次在全国冬运会中加入夏季项目,也诞生了“十四冬”的首枚金牌。
在7月27日进行的滑轮+射击比赛第一个项目——女子4×6公里接力比赛中,内蒙古队与解放军队、河南队联合组队夺得了冠军,与辽宁队、吉林队联合组队获得亚军,与解放军队、浙江队联合组队获得季军,为内蒙古自治区争得“十四冬”首金、首银、首铜,为我区体育代表团迎来了开门红。
接力项目冠军选手、内蒙古队的运动员褚源蒙兴奋地说:“我是牙克石人,今天在自己家门口比赛,有一点东道主的优势,让我更有自信地去比拼,发挥出了自己最好的水平。能够夺得这枚金牌,我觉得非常激动。今后我也会继续努力,希望能够在‘十四冬’冬季项目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褚源蒙的母亲高永弘,是本次比赛医疗保障团队中的一员,这是她第一次在现场观看女儿比赛。能够和女儿同在一个赛场上,她也激动不已:“褚源蒙能为内蒙古队拿下‘十四冬’首金,我觉得特别骄傲。另外,‘十四冬’能在我们内蒙古举办,我也觉得很自豪,希望通过这次冰雪盛会,能有更多人喜欢上冰雪运动,享受冬季运动的乐趣。”
解放军队的领队陈国光说:“本次比赛是一场高水平、高标准、大规模的赛事,运动员的能力都很强。这次内蒙古队的表现也很出色。近年来,内蒙古队发展得非常棒,场地设施、教练员、运动员等各方面都发展很快,已经是一个实力很强劲的队伍,将来一定能冲击国内最高水平。”
内蒙古代表队领队于辉说:“这次比赛内蒙古队运动员都表现得很不错。不过,内蒙古的冬季两项项目开展得比较晚,运动员还需要继续在大赛中历练。我们的目标是在‘十四冬’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有更多的内蒙古籍运动员能参加2022年北京冬奥会。”
得知内蒙古代表队在本次“十四冬”夏季项目中取得了如此优异的成绩后,呼伦贝尔市体育运动学校15岁的小运动员孙宁颇受鼓舞。“我接触冰雪运动已经快3年了,练习的专项是速度滑冰,前不久在‘二青会’上取得过项目的第五名。今后,我要向获奖的内蒙古代表队的哥哥姐姐们学习,努力训练,不断进步,争取能为内蒙古队争光。”孙宁说。
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胜利街小学的体育教师郝建光认为,内蒙古队选手获得“十四冬”首金,这对全区所有冰雪运动事业的参与者都是一种激励,而夏季项目加入到全国冬运会中,对于冰雪运动的普及也大有好处。“从前我们没有专业的速度滑冰馆,冬天只能滑野冰,夏天,就用滑轮或者轮滑项目来做代替练习。而‘十四冬’主场馆的建设,让我们的孩子们无论夏天还是冬天都能在专业场馆中训练,整体运动水平会有很大的提高。”郝建光说。
“十四冬”工程指挥部电气工程师侯恩龙作为场馆建设者之一,也颇有感触。他说:“内蒙古能拿下‘十四冬’的承办权,我觉得非常骄傲。作为‘十四冬’建设者之一,我更为自豪,我从16年开始参与主场馆建设,倾注了不少心血。‘十四冬’夏季项目已经圆满落幕,内蒙古队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期待在冬季项目中,夺得更多奖牌。”
牙克石市“冰雪运动推广大使”、著名运动员满丹丹观看比赛后,说:“‘十四冬’中加入夏季项目,能让更多人了解冬季两项和越野滑雪项目。如今,我们也在做‘冰雪进校园’一类的推广,开放式、免费式地让更多人滑雪、滑轮,为他们提供反季节的比赛,让更多人享受冰雪运动的乐趣。”
自治区体育局副局长李志友表示,本次比赛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青年运动人才,为今后冰雪运动的普及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牙克石市积累了丰富的办赛经验,为2020年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冬季项目的承办奠定了基础。2020年2月,让我们再次相约呼伦贝尔,拥抱“十四冬”。(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李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