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对于乌海而言,真是梦一般的现实。来到乌海,方才能真正体会到治沙植绿的艰辛和收获后的自豪。
乌海是个老牌资源城市,因煤而兴。然而,恶劣的自然环境也一样知名,甚至有专家称乌海并不是个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乌兰布和沙漠每年都向乌海移动,狂风席卷起漫天风沙,10米之内不见人。在乌海,阻挡风沙侵袭的前沿要地就是甘德尔山脚下的白独贵湾。它是乌兰布和沙漠跨越黄河进入乌海形成的面积近20平方公里的风积流动沙地。曾经的白独贵湾,沙丘汹涌、寸草难觅、鸟兽无踪。每遇大风,沙尘弥漫,滚滚流沙从白独贵湾越过甘德尔山,长驱直入鄂尔多斯高原。
如今的乌海散发着现代化宜居都市的气息
乌海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周俊文在甘德尔山下介绍到,“现在你看这环境挺好,有树,有湖还有路,以前是除了沙子啥也没有,这个山就是光秃秃的石头山,根本没人来。”
2005年,乌海市重点对海勃湾北部生态区、白独贵湾等沙地进行集中治理,对千里山、甘德尔山等山区进行封山育林,并对沙区围追堵截。而刘凤梅和董研生便是第一批拓荒白独贵湾的造林人。
治沙工人在栽种行道树
刘粉梅,出身在一个治沙家庭,父母是参与黄河西岸治沙的第一批工人。“当时在马堡殿,我小时候就跟父母拨拨树苗啥的。1989年进入治沙站后,主要种沙枣、柳树、杨树。”远处,她曾经奋斗的地方已是一片绿荫。
2005年之后,治沙站整建制来到黄河东岸。“炎炎烈日下,方圆数里无一片阴凉。当时我们基本是各干各的,从山下的治沙站到山上的沙区,得走七八个小时。为了节省时间,每次上山,他们都带上午饭和水,一干就是一天,中午吃的是拌着沙子的馒头和咸菜。”
刘粉梅“这些树其实就是我的孩子”
回想起往事,面色本就憔悴的刘粉梅更显沧桑,“这些都还好,休息的时候我们呢有个大蒙古包,里面能住四到五个人,最热的时候,里面像个烤炉。”
“家里离治沙站有40里地,有时候半道车子坏了就得等同事,当时通讯条件不好,没同事的话只能走回去,到家都凌晨了。”在这种外人难以想象的艰苦条件下,有很多人坚持不住了,但她坚持了下来,同20多个同事修路。日出而作,日落不息,忙过春夏,又忙秋冬。在肆虐的风沙中,一株株幼小的树苗成活并长大。
年轻的治沙站副站长田秀云来的比较晚,她说:“最早那批工作的治沙人都很苦,纯粹靠身体,得关节炎腰椎病很普遍。”
驱车在林间穿行,刘粉梅介绍着各种树木以及它们的的年龄,如今漫漫黄沙成为葱葱绿树,“这些树其实就是我的孩子”,她浮现出了欣慰的笑容。
森林资源是全社会的共同财富
周局长介绍到,由于地势处于风口,常年的空气流动使乌海上空罕见富含水汽的云层,一年只有近120毫升的降雨量,而蒸发量却高达3200毫升。传统的治沙路子行不通。
董研生是治沙站的技术专家,学农林专业的他一毕业就来到这里,近三十年与沙漠为伴,早已让他练就了一身的本事。
“在这里治沙是个系统工程,沙漠里交通不便,设备运不上去,所以首先必须先修路。”靠着他对这片沙漠的熟悉,测量、勘察、打点,每次为了造路选择最优的线路不得不在沙中往返数次。
有了路之后,就要在旁边栽种行道树,压草网格沙障,乔木锁边,灌草当家。董研生说:“因为这里的自然条件差,所以只有人工给水树才能活,灌木的用水成本比乔木低些,这都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董研生在检查滴管设施
在乌海,种活一棵树十分不容易,植绿的耗费之高、成本之大,是难以想像的。“很多山坡土地石头遍布,寸草不生,人们要先搬走石头,运来沙土,一锹一镐地种下一株株小树,并且还要铺上滴灌。如果停止这些滴灌,在乌海,再大的树也会很快枯萎死亡。”董研生感慨到。
2008年,白独贵湾奇迹般地实现了地下水利管网、地上交通路网、空中输电线网和防风固沙林网的全方位配套。科学治沙由设想变为现实。
乌海由于自然条件限制,种树易,维护难,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反复。“三分造林,七分管护”。为确保造林的成活率和保有率,乌海市坚持造林与养护并举,严格落实管护承包责任制,明确养护管理标准,切实保障养护资金投入,确保责任到人、标准严明、奖罚分明;积极创新灌溉方式,在造林中广泛推广应用以滴灌为主的节水灌溉造林技术,乔木造林全部采用节水灌溉;坚持适地适树原则,大力种植樟子松、云杉、沙拐枣、沙木蓼等适合干旱地区生长的抗旱树种,造林成活率达到了85%以上。
14年的耕耘,白独贵湾掩隐在一片绿色海洋中,甘德尔山也披上了一层绿色。现在,甘德尔山生态文明景区已完成绿化面积2.4万亩。
景色怡人 游客慕名而来记录美好风景
乌海是中国书法城,坐落在滨河新区的中国书法博物院展品精美绝伦,同它们相比,更值得骄傲的周边盎然的绿意,因为正是乌海五十余万民众挥毫书写了这满山绿墨。
1976年至今43年来,全市干部群众坚持不懈地进行全民义务植树。特别是2003年乌海市提出建设生态绿洲型工业城市的奋斗目标后,确立“坚持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方针,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城乡居民自发地参与绿化行动。
在顶层规划上,从施工到维护,从教育到资金投入,政府体现出气吞山河的魄力,据统计,“十二五”期间乌海市用于造林绿化的资金达40多亿元,年均投入绿化资金近10亿元,占同期财政总支出的12%。
自治沙起,乌海人以单位、家庭为单位参与浩浩荡荡的治沙战役,从垂髫小儿到古稀老人无不参与,除了植树节等传统节日外,各种植树活动月月有,年年有。在他们身后留下的是在风中摇曳的小树林,更是乌海撒满绿意的未来。
生态好了,动物也来了
站在这一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乌海人可以释怀,他们的付出没有白费。夕阳下,波涛拍打着乌海湖岸,轻抚围栏,眺望赤霞浸染、绿树掩隐的甘德尔山,人是景中画,景似画中来。
策划:张俊在
记者:钦柏 于海东 梁亮 海泉
摄影:怀特乌勒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