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给我一年时间,等部队平安转过去我就回家,带你去看大海!”这是实现起来多么容易的一句承诺。
但,赵永前的女儿却没能等到父亲实现承诺,在如花似玉的年华,给铁骨铮铮的父亲留下了永远无法弥补的愧疚,匆匆别过这世界……
作为一名父亲和丈夫,赵永前对自己的小家欠着太多的关怀,可是作为一名曾经的中国军人、如今的人民公安,他身上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情怀又是那么的让人肃然起敬。
全国“公安楷模”赵永前与锡林郭勒草原的渊源还得从2013年讲起。
那一年,赵永前告别工作22年的兴安大地,调到离家1100公里的锡林郭勒盟边防支队任政委,从此开始两地分居生活。仅仅一年后,家里传来噩耗,女儿被诊断患有恶性淋巴脉管肉瘤,这种癌症得病概率仅为百万分之三。
2014到2018年,整整4年,妻子把年幼的小儿子扔给老家已70多岁的父母,带着女儿在北京就医。赵永前则一边坚持工作,一边利用假期到北京寻医问药,一家4口人三地奔波,苦不堪言。
然而,4年的艰苦治疗并没有给这个家庭带来好消息。2018年元旦,女儿高烧不退陷入昏迷。烧退后,医生建议尽快截肢,以防癌细胞扩散。就在女儿截肢后1个月,部队改革全面启动。
孩子只有一个父亲,支队也只有一名主官。这一年,赵永前一边担起让罹患重症的女儿活下去的希望,一边扛起确保7.4万平方公里边境辖区、1100余公里边境线安全稳定的重托,义无反顾负重前行。这一年,支队的各项改革工作有序推进。可是,女儿的病情却越发严重了,截肢没能阻止癌细胞的扩散,女儿的胸肺、肝脏等多处器官受到感染,生命危在旦夕。
“部队改革也快结束了,你就退了吧,陪女儿的机会不多了!”2018年年底,面对妻子的哀求和女儿的期盼,赵永前正式向组织提出退役申请。
然而,越是重大时刻,越是改革关头,组织越需要忠诚担当、干事创业的干部。得知上级的顾虑后,赵永前没有犹豫,在个人利益与组织需要出现矛盾时,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服从组织安排。
然而就在2019年1月1日,锡林郭勒边境管理支队顺利划转时,赵永前却接到了女儿的病危通知书。
得知赵永前的女儿病危,陈来柱不远千里,从兴安盟赶到锡林郭勒看望恩人。1993年,当时还在兴安盟工作的赵永前在一次走访中发现陈来柱生活特别困难,第2天就送去200块钱。此后的20多年里,小到一袋米、一口锅,大到每年三五千块钱的社保、医保费,赵永前对他的帮助始终没断过。回想起20多年来赵永前对自己的资助,陈来柱失声痛哭:“老百姓遇到事,他一给就是三四千。可女儿病重,我们表达个心意他都不收。啥是共产党员,我是知道了。”
赵永前到底资助了多少困难群众,战友们不得而知。因为只要群众有需求,他就有回应,即使在女儿生病的几年里也依旧如此。2018年,一直受到赵永前资助的凌云,大学毕业后在锡林浩特市找工作,需要2000块钱就业培训费。“当时,政委正在北京陪女儿化疗,还打电话让我帮他送钱去。”民警陈玉鑫提起当初和政委的这段“秘密往事”时几度哽咽。“知道政委女儿病危,我们商量着捐款,但是他严厉拒绝了。他对别人总是那么大公无私,对自己却总是那么苛刻。”说到这里,陈玉鑫已是泣不成声。
赵永前所带的部队在改革中高度安全稳定,圆满完成了改革转隶任务。
几年来,赵永前的真心付出也赢得了回报,群众对边境群防群治工作大力支持,很多群众自发加入联防队、巡逻队,与民警共同守护边境线。
2018年以来,赵永前带队先后破获“5·19特大团伙盗窃案”等涉毒、涉枪、涉边、盗窃各类案件27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7人,缴获冰毒55.51克,挽回人民群众经济损失300余万元;先后稳妥处置重大矛盾纠纷45起,收缴废旧炮弹221枚,先后查缉抓获网上在逃人员39人,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持续维护了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
部队转隶完成后,他推动建立与蒙古国新的“三级代表”联系机制,拓展了移民管理体制下的务实合作内容。为推动“雪亮工程”纳入边境防控体系建设,在通往边境一线的主要通道安装了48个探头,初步实现了边境地区主要通道卡口信息化监控。
时代在变、身份在变。从一身橄榄绿到藏蓝色,从部队政委到支队负责人,赵永前忠诚奉献的底色从未改变。他的肩上一边是国、一边是家,一半扛起重任,一半溢满深情。(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巴依斯古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