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绿了 生态好了 群众乐了
内蒙古新闻网  19-08-20 10:23  【打印本页】  来源:新华社

  眼下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家住内蒙古自治区霍林郭勒市的任禹一早推开窗户,北露天煤矿复垦区满山的翠绿映入眼帘,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带来了一天的好心情。

  任禹说:“我家楼后正对着北露天煤矿的排土场,过去光秃秃的山坡凹凸不平,去年开始有人在这里种草种树,今年夏天就全变绿了,总能看见青蛙等小动物,偶尔还会见到野兔、狐狸、野鸡等动物,生态环境确实好了很多。”

  记者走访发现,沙棘、紫花苜蓿、小叶锦鸡儿等植被遍布北露天煤矿周边,与不远处的南露天煤矿排土场上一片片绽放的野花交相辉映。霍林郭勒北露天矿矿长冯万国说:“最近一年来,北露天矿完成覆土整形工程、水土保持工程、供水系统工程、喷淋滴灌工程,复垦面积达到3000亩。”

  据了解,南、北露天煤矿隶属于内蒙古霍林河露天煤业公司,该公司与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一体化运作。南、北露天煤矿开采出的煤炭销往内蒙古东部及东北,是当地供热、供电的基础燃料来源。2018年6月,中央环保督察组对霍林河南、北露天煤矿提出批评,环境治理风暴就此展开。

  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首席专家赵宇说,南、北露天煤矿地处高寒地区,全年无霜期仅有3个月,年平均气温零下0.5摄氏度,年最低极端气温达到零下37.2摄氏度,土壤贫瘠、无霜期短、干旱少雨、植物生长成活率低等问题是困扰业内生态恢复治理的顽疾。

  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确立了“一年大变样,三年彻底整改,打造我国高寒地区绿色矿山标杆”的工作目标,邀请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生态修复专项方案,采取“明渠暗窖,打造海绵式排土场;外排内蓄,建设生态型露天矿”的措施,以“工程措施为辅,生物措施为主”的技术路线,打造“自维持、免维护”的自然生态系统。

  赵宇告诉记者,一年来,南、北露天煤矿累计投入复垦资金达2.46亿元,全面采用业内新措施、新技术,不但高标准完成中央环保督察组提出的2074亩矿山复垦任务,而且对近几年不使用的排土场进行系统治理,做到了补足旧账、不欠新账,主动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

  任禹说:“现在周边环境好了,我们的幸福指数也提高了,越来越喜欢霍林郭勒这座小城了。

  文/新华社记者李云平


[责任编辑: 白静]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