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董海鹏,是库伦旗先进苏木龙王庙西嘎查第一书记。自2016年3月上任的第一天起,我心里就一直想,绝不能辜负组织的信任,要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想法子、谋思路,我的目标就是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按照抓党建促脱贫的目标要求,我坚持把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开展学习型、思考型、进取型嘎查“两委”班子建设,先后邀请通辽五中副校长王志国、苏木党委副书记赵国生讲党课;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治理、公共设施维护等活动;推进村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立了完善的村规民约;充分发挥党员引领作用。根据村组情况,将工作队分成5组,每组配备1名党员,定期入户走访,踏查民情;建立贫困党员帮扶机制,鼓励党员互帮互助。同时,联合通辽五中开展“我伸手、解民忧”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学校党员与农村贫困党员结成联户帮扶对子,真正让农村贫困党员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严重制约了龙王庙西嘎查的发展。对此,我千方百计想办法,积极争取帮扶政策、协调帮扶资金,确定了以畜牧养殖为主、农业种植为辅的产业发展思路,先后联系信用社为15户符合贷款条件的贫困户每户发放低息贷款2—5万元;协调农行为村民单独发放贷款323万元;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均享受到了产业扶贫项目资金,根据个人意愿购买了基础母牛、母羊或母驴;为缺乏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放鸡雏1500只,鼓励其发展庭院养殖。我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为解决群众养殖水平低和养殖观念落后等问题,联系相关部门举办黄牛养殖技术培训班2期、油鸡养殖技术培训班1期。
针对村部办公条件有限、办公场所不足这一实际,我协调资金20万元建设了村民活动室,又自筹资金2万元修建了标准化党员活动室,促进了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并将村部外墙绘制成文化墙,进一步加大了脱贫攻坚惠民政策的宣传力度。同时,学习推行“爱心角”扶贫模式,提升村民在参政议政、移风易俗、环境卫生、勤俭节约等方面的参与率,提振贫困群众的“精气神”。“扶贫先扶志”是“爱心角”的初衷,在扶贫道路上不仅仅要送财送物,更要送“志”送“爱”,唯有将贫困户脱贫的信心提上去,增强致力脱贫的信心和韧劲,才能催生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
驻村以来,我始终坚持脚踏实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累计在资助学生、偿还陈贷、翻建房屋、修建牛棚中投入资金24000元;为民办好事实事50余件,受益群众达100余人次。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我深知如果没有党的扶贫好政策、没有通辽五中对扶贫工作的重视、没有村“两委”干部给予的配合、没有全体村民和家人的支持,我能力再大也孤掌难鸣。作为第一书记,我会牢记“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带领龙王庙西嘎查全体村民,向着更美好的明天出发,向着更幸福的生活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