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第二届中国马文化节暨首届内蒙古国际马文化博览会(以下简称“马博会”)在呼和浩特落下帷幕,期间8大类41项活动为8月的草原增添了缤纷的色彩。
“不一般”的盛会
为期10天的马博会,是一场“不一般”的盛会。
时间点不一般。习近平总书记2次考察内蒙古、2次参加全国人大内蒙古代表团审议,为建设现代化内蒙古擘画了宏伟蓝图。大力弘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寄予的深情嘱托。马博会的召开,是内蒙古人民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嘱托的真情表达和具体行动。
开幕式不一般。内蒙古首次选取超大型开放式全景舞台,彩幕营造出北疆生态屏障、亮丽风景线、壮美内蒙古的雄浑气势。空中表演首次采用千架3D动态无人机编队,立体呈现了奔驰的骏马、少女迎宾以及“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字样内容。马博会开幕式晚会以马为主角,在内容编排、舞美和多媒体的设计上,用高科技营造了一个现代草原。
意义不一般。马博会上,国家首任首席兽医官、中国马业协会会长贾幼陵说,马博会是推动新时代中国马业复兴的务实之举,是促进国际马业交流的创新之路,更是弘扬蒙古马精神、激发人们复兴图强之情的重大活动。马博会,展现了草原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契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此次活动,必将成为一扇创新的窗口、开放的窗口,并向全世界展现新时代中国马产业的蓬勃生机和源远流长的中国马文化!
蒙古马“一马当先”
“内蒙古的这个活动,太震撼了!在国内的各项赛事中,你很难一次看到这么多马组成的盛会。”游客李宇感慨于这个活动的盛大。马博会上,李宇看到了素有“马中王子”之称的乌珠穆沁白马,认识了阿巴嘎黑马和乌审马,知道了巴尔虎马……马博会上,内蒙古广发英雄帖,成为爱马人士的“会客厅”。
8月25日,“蒙古马”国际驯马大赛上,套马、无鞍骑烈马首次来到城市,统一规则下,多个马背民族首次同场竞技。
在开幕式晚会上,日行千里的汗血宝马,高贵优美的温血马,勤奋聪明的弗里斯兰马,风度翩翩的安达卢西亚马,和蒙古马一样勇敢的卢西塔诺马齐聚内蒙古,仿佛谱写着全球化时代的悠扬牧歌。
竞技中的马,是天与地的交融,是力与美的宣示,是刚与柔的互动。马博会上,观众们享受于马儿用轻盈飘逸的舞步表演马术芭蕾,用灵活迅捷的身姿翻越围栏障碍,用不可置信的速度奔向终点。密集的马赛事,让观众体验了一场盛宴。
2019“一带一路”马球公开赛,共有阿根廷、英国、新西兰、中国4支队伍参赛,最终,中国队力克群雄,勇夺本届赛事“冠军杯”。
2019“蒙新杯”内蒙古马术场地障碍邀请赛在呼和浩特开赛,来自全国13个代表队的66个人马组合让观众大呼过瘾。
内蒙古马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范春阳说:“我们的场地具备国家级甚至世界级比赛的条件,马博会的系列比赛吸引了国外和全国各俱乐部的骑手前来参赛。接下来,我们一定会继续推进我区马术事业的进步,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
八方宾客应邀而来
马博会,内蒙古邀请八方来客。
——8月23日至9月8日期间,21家马头琴制作团队和50余名专家现身马头琴艺术节。为期24天的首届中国·内蒙古马头琴艺术节,俄罗斯、蒙古国的艺术家们也如约而来,将为观众展示一个规模空前的马头琴“那达慕”。
——全国青少年马术夏令营在呼和浩特市呼和塔拉草原开营。共有来自北京、浙江、湖北、江苏、安徽、山东以及内蒙古等地青少年马术协会推荐而来的21名青少年参与,他们中年龄最小的4岁半,最大的18岁。
——蒙古马国际驯马大赛上,来自中国、俄罗斯、蒙古国、哈萨克斯坦共计25支代表队参加了比赛。
内蒙古为什么能举办这样一场规模盛大、史无前例的盛会?
内蒙古是我国传统马业大区,养马历史悠久,马文化底蕴深厚,马产业前景广阔。近年来,内蒙古深入推动文化、旅游与体育融合发展,各项政策助推我区基本形成集育马、养马、驯马和赛马产业链条。内蒙古将力争成为国内马竞技体育赛事首选举办地、马旅游休闲娱乐基地和中国马文化的示范区。
内蒙古是世界公认的现代马品种发源地,呼和浩特已经建成亚洲规模最大的内蒙古赛马场,内蒙古马存栏数量居全国首位,内蒙古马元素的多元文化体育旅游休闲项目的风生水起……繁华热闹的盛会背后,是内蒙古厚积薄发的优势。马博会也开拓了具有内蒙古特色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之路,是内蒙古在走实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的一条新路子。
马到成功日,花开含笑时。马博会,凝聚起全区各族人民的强大力量,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嘱托落实在北疆大地上,最终将成为自治区又一张亮丽的名片。内蒙古将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奋发有为做好各项工作,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让我们相约明年,相约下一次的精彩!(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