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栋栋灰墙灰瓦结构的屋舍,古香古色,这就是始建于2016年的准格尔旗大路镇苗家滩移民新村,2018年6月改名为苗家滩社区,辖区0.3平方公里,居住人口111户287人,其中67户173人为易地扶贫搬迁户。
为了让异地搬迁户移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该社区按照“企业+党支部+合作组织+农牧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壮大社区集体经济,让67户贫困户挪了穷窝又拔了穷根。
苗家滩社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区位优势明显,且交通便利、信息畅通。社区因地制宜,发展规模化种植养殖业,现有蔬菜瓜果高标准温室大棚124栋,设施养殖棚圈113套,包括猪圈56套、羊圈56套、鸡棚1套,让贫困户和普通农户通过种植养殖项目实现稳定增收。“主要分为两大块,一块是养殖业,包括猪、鸡和羊;一块是种植业,主要经营温室大棚,以瓜果蔬菜为主。”大路镇苗家滩社区主任路占伟介绍。
去年9月,苗家滩社区进行养殖项目和产业配套扩建工作,为了让种植养殖业与社区贫困户以及普通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企业、合作社与他们签订合同,通过投工投劳的方式,让其参与到社区集体经济项目中,与社区集体共同致富。“社区通过建立管理委员会,形成减贫机制,让农户通过产业项目稳定增收,其中种植业中打造的葡萄园项目,将受益对象扩大到苗家滩社区周边有意愿参与的贫困户和普通农户,最大范围地辐射更多农户享受社区集体产业红利。”路占伟说。
珍珠鸡、芦花鸡、大红公鸡、家养鸡……在防寒防暑钢架结构的鸡棚里,可以看到1000余只不同品种的鸡。社区居民杨挨林正在鸡棚里给鸡喂食,她是2017年从薛家湾镇永胜壕村搬迁到这里的,每天负责猪圈和鸡棚的打扫以及饲养工作。“社区给我找了这份饲养员的营生,一个月3000元,一年可以挣3万多元。原来在老家种着五六亩土地,靠天吃饭,天旱了就没有收入,天年好了打闹个吃喝,搬到这里比在老家强多了,真是赶上了好社会好政策。”杨挨林满意地说。
喂完鸡食,杨挨林又开始在鸡棚里捡拾鸡蛋。“鸡、猪全是粮食喂养,是将玉米面、麸子和豌豆混合起来,不喂一点饲料,这里的猪肉、鸡肉和鸡蛋都是纯绿色食品,很好销售。”杨挨林说。
在苗家滩社区温室大棚里,瓜果飘香,大枣、葡萄等果蔬进入成熟期。正在大棚里做营生的66岁的孙如清是从薛家湾镇永胜壕村搬迁到这里的居民,他负责打理枣棚的锄草、浇水、施肥、剪枝等工作。“我是2018年搬迁过来的,在枣棚里做营生每天给我挣100元,一年能挣3万元左右。在这里生活环境好,还有一份稳定收入,生活很幸福。”孙如清说,“咱们大棚种植的枣是纯绿色食品,蜜蜂授粉,施农家肥,而且这里土壤肥沃,种出来的瓜果蔬菜都好吃。”
社区的种植业中以苗木栽培为主,目前拥有2.7万株果树,主要有枣树、桃树、杏树、葡萄树等,经过几年温室大棚的种植经验,今年,将大棚里培育的优良树种移栽到了露地,发展露地果蔬等经济作物增加居民收入。“经过几年的选育优良品种,今年在露地试种了40多亩葡萄、20多亩大枣以及20多亩西瓜,目前长势很好,试种成功后明年准备更大面积地发展露地经济,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路占伟说,“让异地搬迁户移得出、留得住、有事做、能致富,就必须有产业的支撑,让产业长足发展就必须保证产品的品质。移民搬迁点成立以来,一直遵循着这个原则,来保障搬迁户稳定脱贫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通过实施易地移民搬迁,配套发展后续产业,形成长效机制,保障了贫困人口脱贫。目前该社区贫困户全部脱贫。(赵冬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