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火点亮孩子们的“灯笼”——记海拉尔铁路第一中学教师王静玲
内蒙古新闻网  19-09-04 11:17  【打印本页】  来源:呼伦贝尔日报
  25年了,王静玲始终工作在教育一线,为她的孩子们书写了一个个丰富多彩的人生……

  从教以来,王静玲收获颇多,而她最在意的则是孩子们的感受和评价。“老师,很幸运能遇到您,您总像妈妈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们,谢谢您带我们过节日,谢谢您的良苦用心。”“我真的很幸运能遇到您这样优秀且认真负责的老师。我也会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并且在今年10月份参与志愿者支教活动,努力让自己变得完美,成为像您一样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每当看到孩子们发来这样的信息,王静玲觉得这是对自己最高的褒奖。

  在王静玲看来,教育是爱的艺术,爱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

  记得刚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时候,王静玲就遇到一个男孩说要退学,因为家里实在没有能力再继续供他上学了。当时王静玲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绝对不能让他失学。于是,她去做了家访,看到男孩患有严重风湿病不能下床的奶奶、刚出狱的爷爷,还有一贫如洗的家,再听说男孩的父母离婚后就不知所踪的情况,王静玲的心颤抖了。她告诉男孩,要安心上学,老师会尽全力帮助他解决生活中的难题。王静玲说到做到,用阳光般的温暖给了男孩勇敢坚持的力量。现在,这个当年的男孩已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和幸福的三口之家,他十分感念王老师的帮助。

  教师的“爱”是不能预设前提的,尤其是对那些后进的孩子们。对于那些调皮的孩子,王静玲试着以“哥们”的方式去与他们沟通,努力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某个新学年伊始,王静玲的班上来了位“特殊”的孩子,家长“押送”来的,原因是他不想上学。小伙子刚来就给了王静玲一个下马威——坚决不剪掉长发,而且军训两天就跑回了家。一天下班后,王静玲略施巧计,把他“骗”来了学校。说出自己对他的期望,听他内心真实的想法,长时间的促膝交谈让他彻底打开了心扉,他向王静玲表示,从此要做一名爱学习、守纪律的中学生。后来,这个孩子被家人送到外地去念书,当新学校需要原学校的老师帮他确认入学的时候,孩子的妈妈要代签,但孩子坚决不同意,一定要跟王静玲联系,因为在他心目中王老师才是他真正的班主任。一学期后,这个孩子带了两张大奖状回来,他兴冲冲地跑来学校告诉王静玲,是王老师春风化雨般的劝导打开了他封闭的心扉。

  最长情的教育是陪伴,最走心的教育是挖掘学生的内驱力。因分层教学的需要,王静玲又接手了一个新的班集体,这个班的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能考到海区铁路第一中学是个意外。面对这些学习习惯有待培养、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的孩子,王静玲本着“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在耐心培养孩子们学习习惯的同时,坚持教他们为学之道,做人之道。每天课前她带着孩子们一起读《大学》,读王阳明的《教条示龙场诸生》,教孩子们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树立孩子们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并不断挖掘孩子们身上的闪光之处,及时给予中肯的评价,鼓励他们正视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在做好学生工作的同时,王静玲还用心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把自己的学习所得分享给家长们,以便家校形成合力,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一个学期下来,王老师带着家长学习分享了《终身成长》和《少有人走的路》两本书。主动接受分享的家长都表示受益匪浅。

  爱尔兰诗人叶芝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王静玲就是这样一位教师,用自己的心火点亮孩子们手中的灯笼,让他们自信前行,努力成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海区教科局供稿)


[责任编辑: 雒扬]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