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一何碧,山色倚晴空。在这美好的季节,在万众的期待下,第三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终于揭开她神秘的面纱,以精彩绝伦之姿呈现在世人眼前。
从9月6日上午开始,各项活动依次展开,有涉及区域合作的洽谈会,有致力于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推介会,有推动两国法律服务行业联系与合作的论坛,除了这些关系未来区域发展的大事,也有来自蒙古国、俄罗斯等国家艺术家们的丹青妙笔、轻歌曼舞。而展馆中那琳琅满目的商品更是让人流连忘返。往昔繁华的草原丝绸之路被赋予了新时代的内涵。
“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草原丝绸之路从内蒙古绵延向远方。
中蒙博览会上,草原丝绸之路的记忆再次被唤醒,那一个个精美的瓷器、一件件皮革制品、一条条羊毛毯子,都曾经踏着古道来到内蒙古,再由这里进入欧洲乃至更远的地方。
今天的博览会上,这些独一无二的“中国制造”再一次进入人们眼帘,只是变得更加时尚,更符合今天人们的审美观。
在江西展馆,“镇馆之宝”自然是景德镇的瓷器,只是有的瓷杯、瓷碗填加了“工业维生素”稀土,变得更有范儿。展馆负责人说:“这些添加了稀土的杯子有杀菌效能。而且不容易摔碎,更加耐用。”
套娃,源自俄罗斯的一个民间故事。今天,久远的故事有了新的传承,过去制作套娃的多是桦木,木制较软,且油漆容易开裂。如今的套娃,使用了添加新的化学材质的油漆,漆色鲜亮,且遇水不会褪色。
国际馆里,游人如织。今年的中蒙博览会吸引了全世界的眼光,规模再上一个台阶,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展商参展,世界各地各国商品齐聚一堂,丰富多彩。
有蒙古国的皮革制品、羊绒羊毛制品、奶制品;有巴基斯坦的地毯,加纳的石制工艺品、陶器,泰国的宝石、椰子糖,印度的木刻,尼泊尔的唐卡,缅甸的翡翠,斯里兰卡的红茶,韩国的美妆产品,新加坡的咖椰酱,马来西亚的肉骨茶,朝鲜的高丽参,越南的菠萝蜜干,乌克兰的绣花丝巾……这些都让前来逛会的人们趋之若鹜。
俄罗斯商家带来的咖啡没用半天就卖掉一半,韩国的化妆品依然拥有众多拥趸,眼影、唇膏、护肤品,美丽的女性乐此不疲的试用。蒙古国的啤酒成了小伙子追逐的目标,8块钱一瓶,好喝不贵!
历史总是伴随着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向前发展。6年前,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了积极响应和广泛支持,为历经沧桑的草原丝绸之路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蒙俄经济走廊应运而生,顺应时代潮流和各自发展需要,携手同行、互利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今年第三届中蒙博览会的主题是“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推进东北亚区域合作”,这是内蒙古立足自身,对未来发展的深刻洞悉。
旨在促进区域发展的美好愿景自然得到积极响应,开幕首日,中蒙双方就在绿色生态、现代农牧业、现代能源经济、大数据以及口岸经济方面一口气签约了50多个项目,总投资约410亿元人民币;推出洽谈项目63个,总投资约599亿元。
过往两届中蒙博览会,有近4000家中外企业参展参会,累计签署协议、备忘录、意向、倡议等276项,涉及金额2281亿元。
未之见而亲焉,可以往矣;久而不忘焉,可以来矣。内蒙古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歇,在草原丝绸之路的文明传承中,内蒙古一定会和山水相连的朋友们合作之路越走越宽,友谊之花越开越美。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冯雪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