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乌兰察布,风清气朗、美景如画。
9月的乌兰察布,在万众瞩目下迎来了第三届中蒙博览会。
9月7日,第三届中蒙博览会—羊绒产业高质量发展国际论坛举办,这是中蒙博览会首次开设羊绒论坛,是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羊绒产业交流与合作,推动羊绒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之举。现场座无虚席,来自多个国家的驻华大使、使节代表、羊绒产业专家、企业家等嘉宾共聚一堂,共话羊绒产业高质量发展大计。
近年来,内蒙古羊绒产业通过创新发展方式,取得了骄人成绩,产量全国稳居第一,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品种类日渐丰富,产品品质驰名中外,打造出鄂尔多斯、鹿王、维信等一批国际知名的羊绒品牌,羊绒产业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特色优势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
羊绒产业该如何高质量发展?
论坛上,中外专家及羊绒业界人士、企业代表结合国内外经济趋势、市场需求变化、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围绕“草原生态和羊绒市场展望”“动物福利和牧场追溯”“羊绒品质与原产地标识”“流通创新与牧工商贸融合发展”等话题展开交流与讨论。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名誉主席王庆表示,内蒙古位于东北亚经济合作区中蒙俄经济走廊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汇区,对外作为陆地口岸经蒙古国连接俄罗斯和欧洲;对内沿河西走廊经新疆连接中亚产绒国家和欧洲,构建丝绸之路羊绒经济带,能有效促进中蒙和沿线国家羊绒产业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认为,羊绒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先进技术的开发利用力度,需要以满足市场需求和引领市场为导向开发时尚产品,创新商业模式。
蒙古国科技大学德·恩赫托亚表示,蒙古国政府为了绒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视友好的自然环境、稳定的原材料供应以及生产网络的建设,从而创造符合市场需求的品牌,提高生产的经济效益。世界羊绒的大部分由中蒙两国供应,我们要充分有效利用这些优势,开展合作。
此外,中国知名羊绒品牌代表“鄂尔多斯”“鹿王”“维信”等企业负责人与蒙古国、意大利、尼泊尔羊绒企业代表也在论坛上发表了演讲。企业代表们建议,内蒙古应加强国内羊绒产区省市合作,联合蒙古国和中亚羊绒出产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羊绒经济带,对接中蒙俄经济走廊,形成贯穿东北亚连接南北欧的“软黄金”大通道,进一步扩大亚欧两个经济圈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
内蒙古,独特的气候养育了优质的山羊,优质的山羊贡献了优质的羊绒,这些暖过拥抱、柔过亲吻的。羊绒经过一道道复杂的工序,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羊绒制品,销往世界各地。这是温柔的力量,是让内蒙古人引以为傲的羊绒产业。
论坛上,为了能让现场宾客更深地感受羊绒的魅力,一场由中、蒙、俄、日、韩5国知名设计师联合举办的亚欧顶级设计师“软黄金”时装秀拉开帷幕。
这场时装秀把现场的观众们带入了羊绒的世界。上扬的嘴角,飘动的裙角,模特们的走秀展示了羊绒的飘逸、轻柔与珍贵。其中的童装秀为整个论坛带来了高潮,不同国家的孩子们开朗活泼地走在舞台上,摄影师区域的快门声音明显加急了一些。
“太美了,太震撼了,这才是我们共同的服装,共同的时尚。”来自蒙古国一家羊绒企业的负责人恩和,看着台上模特展示的羊绒时装秀难掩兴奋,他告诉我们,羊绒已不只是简单保暖的衣物,更是彰显品质与气质的时尚佳品。
设计师们也纷纷表示,希望把优质的羊绒制品带到全世界。
“中蒙两国拥有共同的草原生态,两国羊绒产量占世界产绒量90%。当前,中国发展正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羊绒产业发展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将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羊绒资源优势,积极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共同推动羊绒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促进世界羊绒贸易和草原生态保护。”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张瑞怀说。(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梁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