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眼都是“科技范儿”
内蒙古新闻网  19-09-08 22:31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会说蒙语的机器人、可以提前预警地质灾害的监测雷达……9月8日,第三届中蒙博览会中蒙俄教育科技展区,满满的“科技范儿”让人目不暇接。

  “你好,奥云!”“你好,小朋友!”听到机器人奥云用蒙语回答她的问题,6岁的小姑娘激动得手舞足蹈,奥云也像回应似的,摇起了手臂。

  “这是我们内蒙古、甚至是国内首台会说蒙语的机器人。”负责机器人推广的工作人员好毕斯介绍说。它可以用蒙语对话、唱歌、念诗、讲故事,可以用于日常教学和婴幼儿早教。此外,还可以用于医院,机器人自动问答,方便指引不会说汉语的蒙古族和蒙古国来的患者正确挂号就诊。“蒙语机器人的发明,是蒙语信息化发展的一大飞跃,。”好毕斯说。

  另一边,不少人聚集在一台缓慢移动的机器前。就是这台机器,成功预警多起泥石流、山体滑坡、煤矿坍塌等灾害,有效避免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这是我们和中科院、内蒙古工业大学联合研发的微变监测雷达,它可以24小时全天候全气候条件监测地质灾害的发生,监测范围5公里,监测精度达到亚毫米。”内蒙古方向图科技有限公司经理于佳说。只要土质稍微有一点松动,设备就可以检测到,随后将数据发回终端,终端所连接的大屏幕就会定位即将发生地质灾害的地点并发出预警。“这样先进的技术不仅在全国数一数二,在全世界也遥遥领先。2019年,微变监测雷达荣获内蒙古科技成果一等奖。”于佳骄傲地说。目前,这套设备在贵阳、云南、四川绵阳等地质灾害多发地广泛使用,内蒙古几乎所有大型露天煤矿基本实现全覆盖。

  “以前,雷达多运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如今,已经发展到民用,科技正实实在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乌兰察布市民张明亮感叹说。

9月8日,乌兰察布市的小朋友在深圳馆土星文化科技展台体验金属拼装模型。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王磊摄

  背着罐子的全智能无人机,只要规划好航线,装上电池、农药,就可以自动起飞播撒农药,省时又省力。设施农业智能一体化设备,实现补光、换水、给肥、视频监控等智能一体化控制,节省成本又科学……

  窥一斑见全豹,展出的只是内蒙古科技成果的一部分,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动下,科技将造福更多的人。(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霍晓庆 )


[责任编辑: 萨其拉图]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