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舞展”有个约会
内蒙古新闻网  19-09-08 22:31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这个活动从第一届起我就开始关注了,到今年的第三届,每次的展演我都参加了。”第三届中国·国际蒙古舞蹈艺术展演的第二个展演日,杨丹宇和朋友们早早就来到了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期待着精彩的演出。

9月6日,蒙古国人民军歌舞团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蒙古舞蹈艺术展演中表演舞蹈《佛心的母亲》。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王晓博 摄

  从事舞蹈工作近二十年的杨丹宇目前担任中国舞蹈家协会考级考官。对蒙古族舞蹈的偏爱让她格外关注中国·国际蒙古舞蹈艺术展演活动。“这次活动,是历届展演中规模最大、评委阵容最强、参赛作品涉及地域最广的一届。”杨丹宇说:“从2015年的首届开始,这个活动就成为了业内外都很关注的一个活动。我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持续关注它的。”

  首个展演日表演的18个群舞节目中,杨丹宇对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表演的《父亲的马绊》印象深刻。“这是一部超出预期的作品,从编排到创意都能看到编导老师的独具匠心,演员们在老师的调动下很好地诠释了作品的深意。”除此之外,杨丹宇首次在展演活动中观看到了来自俄罗斯的蒙古族舞蹈。“俄罗斯的蒙古族舞蹈中载歌载舞的形式在我们的作品中比较少见。这种地域性的差别也体现在我们自己的作品中,比如阿拉善和鄂尔多斯的蒙古族舞蹈风格也不相同,鄂尔多斯的蒙古族舞蹈有种源于当地民风的诙谐风趣,阿拉善的作品中保留了很多传统的东西。”(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王雅静)


[责任编辑: 萨其拉图]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