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活动从第一届起我就开始关注了,到今年的第三届,每次的展演我都参加了。”第三届中国·国际蒙古舞蹈艺术展演的第二个展演日,杨丹宇和朋友们早早就来到了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期待着精彩的演出。
从事舞蹈工作近二十年的杨丹宇目前担任中国舞蹈家协会考级考官。对蒙古族舞蹈的偏爱让她格外关注中国·国际蒙古舞蹈艺术展演活动。“这次活动,是历届展演中规模最大、评委阵容最强、参赛作品涉及地域最广的一届。”杨丹宇说:“从2015年的首届开始,这个活动就成为了业内外都很关注的一个活动。我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持续关注它的。”
首个展演日表演的18个群舞节目中,杨丹宇对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表演的《父亲的马绊》印象深刻。“这是一部超出预期的作品,从编排到创意都能看到编导老师的独具匠心,演员们在老师的调动下很好地诠释了作品的深意。”除此之外,杨丹宇首次在展演活动中观看到了来自俄罗斯的蒙古族舞蹈。“俄罗斯的蒙古族舞蹈中载歌载舞的形式在我们的作品中比较少见。这种地域性的差别也体现在我们自己的作品中,比如阿拉善和鄂尔多斯的蒙古族舞蹈风格也不相同,鄂尔多斯的蒙古族舞蹈有种源于当地民风的诙谐风趣,阿拉善的作品中保留了很多传统的东西。”(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