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为建设亮丽内蒙古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定制了科学行动指南。
我们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深入学习,深刻领会,贯彻落实,自觉从政治上、大局上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切实把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建设亮丽内蒙古、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生动实践和实际成效,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内蒙古力量”。
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内在统一。
生态优先即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放在优先位置,当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发生矛盾时,宁可放缓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也要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放在优先位置,“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即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宁可不要;以牺牲人的健康和生命为代价的发展,宁可不要;损害国家长远利益的发展,宁可不要。在此意义上,生态优先不是生态唯一,不是不要发展,但要追求绿色发展。
生态优先是发展方向,是重要原则,是建设绿水青山的问题;绿色发展是发展的着力点,是发展的基本要求,是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
生态优先是绿色发展的根本遵循,绿色发展是坚持生态优先的内在要求,是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发展,是为全区各族群众乃至全国人民创造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发展。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一要加深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领悟。将内蒙古构筑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事关全国生态安全,事关国家总体安全战略的实施,事关民族团结、边疆安宁、民生福祉、文化繁荣,事关子孙后代的永续发展,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意义深远。内蒙古最大的优势是资源,最大的短板是环境。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内蒙古的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三期叠加”的关口,实现“根本遏制、全面好转”,必须有坚若磐石的决心,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二要加深对内蒙古战略定位的领悟。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立足全国发展大局为内蒙古确立的战略定位。这一定位,与“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都符合内蒙古区情实际,顺应全区各族人民共同愿望,是我们必须担负起来的重大责任。三要加深对自身职责的领悟。战略定位决定了内蒙古必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内蒙古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复杂性时刻警醒我们,新时代推进绿色发展的现实需要督促我们,要进一步增强筑牢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自觉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扎实推进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在集中集聚集约上找出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集中集聚集约上找出路,加强草原保护,强化土地沙化荒漠化防治工作,保护好生态环境。一是要推进农牧业绿色发展步伐。大力调整农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农牧业融合性产业体系、标准化生产体系、引领性经营体系,推进农牧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促进农村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绿色发展。在农牧业的集约化上下功夫,坚持发展生态畜牧业,大力调整畜种结构、品种结构、畜群结构,推行标准化饲养、规模化经营、振兴传统工艺、畜产品的多工艺加工,多渠道增加农牧民收入,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二是要以绿色工业发展为导向,在工业的结构调整、方式转变、制度创新、效益提升等方面下功夫。优化生产力布局,推动工业向基地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和二三产业集中。组织生产工艺关键环节技术攻关,促进工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依靠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服务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低碳循环产业、开发利用新能源等,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产品附加值三提高,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特别是针对内蒙古能源、原材料行业占主导地位,工业初级产品比重大、技术含量低,大部分行业处于产业链中低端的问题,要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延长产业链条,推动传统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高端化发展。做大做强绿色产业规模,逐步实现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体系。加快振兴实体经济,促进工业结构转型升级。振兴实体经济,企业是主体,企业的生命在于质量,质量的标准在于绿色。
必须压实企业责任,杜绝高排放、高消耗、高污染,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新增长点、形成绿色发展新动能。三是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确有必要新建的项目实行等量或减量置换。加快实施园区振兴发展计划,对各级各类工业园区进行集中整治,限期进行达标改造。分类实施关停取缔、搬迁入园、整改提升等措施,全面整治“散乱污”企业;积极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运用先进技术和低碳循环经济理念改造提升传统资源型产业,大力引导电力、钢铁、有色、化工等重点行业推行清洁生产。(作者马桂英 单位:内蒙古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