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起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的磅礴力量
——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主题教育纪实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全过程,以学习教育净化心灵、守护初心,以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边学边查边改,在解决一个个群众反映的问题中筑牢初心使命。
大杨树林业局党委书记沈源感慨: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主题教育让党员干部明确了初心是什么、使命是什么,焕发了林区干部职工的精气神,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家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
从强化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上筑牢思想根基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作为我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和生态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显示,林区森林面积、森林蓄积持续增长,森林覆盖率持续增加,森林质量持续提高。经过多年努力,林区生态旅游带动森林康养、种植养殖业等支撑的“1+N”绿色产业体系正逐步形成。
“林区开展主题教育,就是要引导林区全体党员干部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指导作用、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自觉担当起林区加快改革、转型发展的使命。”管理局党委书记陈佰山说。
主题教育中,管理局把学习教育贯穿始终。广大党员干部通过个人自学、专题学习、专题研讨、现场教育、学身边典型等多种形式,聚焦解决思想根子问题,自觉对表对标,增强学习教育针对性、实效性、感染力。
管理局党委班子率先垂范,带动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切实抓好“学”这个基础。各基层单位、机关各部门围绕全面从严治党、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担当作为,以“守初心、担使命”为主题进行专题研讨。
主题教育初期正值防火期,为了让防扑火一线的党员干部主题教育不掉队,阿里河林业局组织了宣传培训小分队,把理论培训、文艺节目送上山。防火期间,全局10个林场,小分队就走了9个。
大兴安岭森林调查规划院有18个工作组在外进行森林调查,人员难以集中。规划院创新实行项目带党建,项目负责人也是主题教育的责任人。在北京市密云区进行森林资源调查的分属不同部门的20多名党员,申请组建了联合党支部,不间断地开展主题教育。
用身边典型教育身边人。在林区近70年的开发建设历史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人物。
终身为党、把一生积蓄作为党费的崔曾女;情依森林、退休后义务植树2.5万棵的李庶坤;18年坚守在人迹罕至摩天岭的颜士文;指挥扑救根河雷击火牺牲的于海俊……这些先进典型用行动塑造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大兴安岭人精神,为主题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生动范本。
7月31日一大早,克一河林业局展馆里就聚集起近40人的队伍,这是林业局森林调查大队组织的主题教育现场教学活动。展馆以图片、视频、展板等形式,生动展现了林业局建局60年艰苦创业的辉煌历程。
有着10年党龄的局政工干事王淼说,再一次来到历史展馆接受现场教学,感受老一辈务林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大兴安岭人精神,这进一步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今后,要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积极投身于林区改革发展的大潮之中。
通过理论学习、专家授课、讲党课和专题研讨,林区广大党员干部真正经历了一次思想洗礼,净心、净脑、净魂。
林区开发至今,已有62位林业干部职工牺牲在扑火一线,但艰难险阻没有挡住广大干部职工奔向火场的脚步。
从1987年参与扑救大兴安岭大火,到今年转战“6·19”秀山火场,56岁的克一河林业局霍都奇林场主任马景贵已经打了55场火。“我们生在林区、长在林区,对这片林子有着深厚的感情。于俊海的事迹激励着我们守护好这片大森林,打火中的磕磕碰碰算不了啥,有了火情,我还是要上!”马景贵说。
推动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管理局党委将主题教育实施方案中列出的强化政治建设、推进国有林区改革、加强生态建设、努力改善民生等方面的重点问题,细化分解为调研、检视、整改的内容。领导干部带头深入一线、深入职工中开展调研,推动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管理局党委书记陈佰山深入绰源、绰尔和阿尔山林业局,围绕“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在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中贡献大兴安岭力量”的调研主题,与林业局领导干部和林场一线干部职工座谈;
党委副书记、局长闫宏光确定了“森林经营内部购买服务改革推进现状和存在问题”“国土绿化3年专项行动开展情况”调研课题,前往金河、图里河、库都尔等地开展实地调研,获取了第一手资料;
党委副书记赵宝军深入基层一线,围绕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了两篇调研报告。
林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处级以上党员干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紧紧围绕林区改革发展和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沉下身子开展调查研究,带着课题找差距,奔着问题抓落实。
管理局社会保险和再就业第一办事处,管理、服务着2300多名退休职工。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办事处3位副处级领导干部分赴乌奴尔镇和伊图里河镇等地征求群众意见。
经过总结归纳,办事处梳理出环境卫生差、职工活动场所少、领取困难补助过程繁琐、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药店药价不降反升等9条与职工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办事处党委书记张书礼说,办事处的工作事关退休职工的切身利益,对于办事处来讲,民生就是最大的政治。目前,能够马上解决的环境卫生差、领取困难补助困难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克一河林业局党委副书记于晓峰在调研中,对职工的收入问题给予了特别关注。他走访了防火办、霍都奇林场等单位,发放了160多份调查问卷,了解到因为地处偏远,职工在就医、子女上学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调研结果显示,克一河林业局职工收入比鄂伦春自治旗地方平均工资低37%,而物价比周边城区高出20%左右。
于晓峰认为,解决职工后顾之忧的关键,是通过改革增加职工收入,进而减轻职工经济上的负担,同时大力提升当地的教育和医疗水平。
大杨树林业局在第一次调研后,将调研结果梳理归纳,围绕生态文明、国土绿化、森林防火、产业发展等27个问题进行了第二次调研。
大杨树林业局地处农林过渡带,生态功能区内聚集了20万人口,林农矛盾突出。农民“拱地头”“扩地边”现象一度严重。这个林业局的每个职工承担着2000多公顷森林的管护任务,管理任务繁重,曾是林区有名的“火窝子”。
结合主题教育,大杨树林业局发动社会力量,聘请功能区内农民担任信息员、协查员,做到在打击毁林开荒和森林防火上,每个农户就是一个哨所,每个农民就是一个哨兵。
奔着问题去,瞄准症结改。阿里河林业局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立查立改。
为了改善职工文化体育生活,阿里河林业局给基层林场订阅了《读者》《故事会》《健康之友》,直接发放到餐桌、铺头,新购买了3个篮球架、20个汽排球,举办了球类比赛;为了提高防扑火能力,林业局购买了200台新式灭火机、10台运兵大客车;对网络信号差的林场,林业局加强了光缆检测维护和终端管理;对木奎管护所、小奎勒河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等3处管护机构的房舍进行维修改造;改善了专业扑火队伙食,每天午晚餐四菜一汤,早餐有鸡蛋,午餐有水果。
“只要我们有为民情怀,带着感情下去搞调研,职工就能跟你说真话,调研就会有收获。”阿里河林业局党委副书记林洪泉深有感触。
把守初心担使命融入到林区改革发展大业之中
整改落实中,管理局党委对重点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列出整改清单、拿出科学举措、实施销号管理,让问题件件有整改,事事有落实,把守初心担使命融入到林区改革、发展大业之中。
林区道路事关职工群众交通出行及森林防火、森林经营、病虫害防治、资源管理等工作。针对林区道路出行难、通行难的问题,经过管理局努力,自治区政府将3704公里道路纳入林区建设规划,自治区财政厅和交通运输厅已下达了2019年林区道路建设投资计划,林区近2700公里道路将全面开工建设。
针对林区通信信号差、覆盖率低的问题,管理局努力争取有关政策和资金支持,林区应急通信指挥系统项目得到自治区发改委批复和资金支持。林区将继续跟进,向国家和自治区相关部门争取支持,通信问题将得到有效改善。
林区管护站存在布局不均衡、数量少、年久失修、配套设施不足等问题。管理局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林草局将林区纳入试点建设范围,全面推动站点建设和人文管护站点建设工作。2017至2019年,林区逐年升级改造管护用房443个,功能完善211个。
针对林区生态旅游“小散弱”,“冷资源”远未形成“热效应”的问题,管理局成立了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明确了旅游产业发展总体思路、基本原则、产业发展布局,制定了11项具体做法和4项保障措施。通过盘活旅游资源存量,做好旅游发展增量,推进林区旅游统一规划、统一品牌、统一营销、统筹经营、有序开发。今年,林区在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景区投资新建星级旅游厕所12座,进一步改善了林区旅游环境。
林区职工收入普遍偏低。大杨树林业局积极开展森林经营和林下经济,千方百计增加职工收入。该林业局提出,从今年起,3年间让一线职工人均增收3万元。
今年52岁的大杨树林业局伊斯哈气林场综合管护站职工徐金彪已经有34年工龄。今年春夏之交,他参加了林场组织的森林抚育和榛子平茬。
虽然住在离家30多公里的外站,中午还要带饭,但2个月的时间里,徐金彪就挣了1.5万元。这对月收入只有3100元的徐金彪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徐金彪说,钱装进兜里,家里人也高兴,为了收入多点,遭点罪也值得。
林场主任白良真介绍,今年以来,林场争取到了5400亩的森林抚育和2500亩的野生榛子平茬任务,23名职工人均增收2.1万元。这些钱已经装进了职工兜里,3年人均增收3万元的目标,林场有可能一年就实现。职工有收入,别人不说,媳妇都高兴。现在局里一有任务,各林场领导眼睛锃亮,争着要任务,这是给职工抢钱呢。
阿里河林业局把整改落实聚焦在推进产业发展上。
走进阿里河林业局的草莓生态科技园和食用菌科技产业园,大棚内蓝莓挂满枝头,木耳、灵芝生机勃勃。森林经营处党总支书记张树涛介绍,科技园内有30个蓝莓大棚,露地还有550亩。从7月初开始,每天林业职工近300人参加蓝莓采摘。园内培育的灵芝盆景成了摇钱树,一株就能卖到四五百元。
今年,为了鼓励职工发展产业,阿里河林业局工会为123名职工发放帮扶资金316万元,西棱梯林场试种了返魂草、金莲花等中药材。林业局历时10年打造的阿里河国家森林公园相思谷景区,今年新建了21个树屋和木屋,游客稳步提升,正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陈佰山表示,管理局党委将把主题教育成效进一步融入到今后林区的改革发展之中。林区人将扛起保护生态的历史任务、第一职责,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敢于直面风险挑战,凝聚起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的磅礴力量,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一以贯之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变为林区的生动实践,为建设守护好祖国北疆这道亮丽的风景线贡献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力量。(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李玉琢刘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