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锡林郭勒盟专场新闻发布会。首都正北,千里之地,这就是辽阔壮美的锡林郭勒草原。70年来,锡林郭勒盟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2018年,锡林郭勒盟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13.9亿元,比建国初期增长3844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地方财政收入实现76.2亿元,比建国初期的189万元增长4032倍。三次产业结构由89.7:4.7:5.6演进为13.7:45.7:40.6,经济发展方式发生深刻变化。
锡林郭勒以原生态且齐全的草原类型和植被种类著称。优质天然牧场占国土总面积的89%,占自治区草原面积的1/4多,草原、农田、林地、湿地、沙地、河流、湖泊等地貌交错分布。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草原自然保护区。全盟有26处国家和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自然风光独特壮美。
锡林郭勒素有游牧文化之源、民族服饰之都、蒙古长调之乡、搏克健将摇篮等美誉。内蒙古唯一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坐落在这里。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3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8项。1957年诞生了全国第一支被周恩来总理誉为“草原文艺轻骑兵”的乌兰牧骑,时过60年,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亲切回信,激发新时代乌兰牧骑事业春潮涌动。2010年中国马业协会授予锡林郭勒盟“中国马都”称号,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锡林郭勒考察时希望其要有蒙古马那样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精神,赋予了新时代蒙古马精神的时代内涵。
锡林郭勒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发现矿产资源80多种,探明储量30余种,褐煤储量居全国地市级之首。现已形成亿吨级煤炭、千万千瓦级电力装机、百万吨原油、二百万吨金属采选产能。乌珠穆沁羊、苏尼特羊、察哈尔羊是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保护品种,“锡林郭勒羊肉”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并入选首批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锡林郭勒牛肉”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成为锡林郭勒亮丽的名片。
锡林郭勒在历史上是茶叶之路、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多伦旅蒙商、二连浩特驿站名噪一时。如今二连浩特和珠恩嘎达布其两个对蒙国家一类口岸,是“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发挥着向北开放的桥头堡作用。
70年来,人民生活蒸蒸日上。2018年,锡林郭勒盟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8299元、15525元,分别比建国初期增长140倍、110倍,人民生活水平发生着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即将实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北方新报融媒体首席记者刘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