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火车上拉来繁荣发展的年轻城市翻开二连浩特的历史,有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1956年1月3日,在时任国家副主席乌兰夫同志主持下,中蒙俄铁路正式贯通;1986年3月,自治区批准二连浩特为计划单列市;1992年7月,国务院批准为13个沿边开放城市之一;2014年6月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开发开放实验区。在大部分二连人看来,二连浩特的巨变就是从1992年开始的。当年,全面开放后,中蒙之间贸易往来逐渐频繁。2003年,为提高二连口岸站吞吐、换装、通关能力,国家发改委批准二连站扩能改造工程计划,机械换装区增加门式起重机6台,接运能力1000万吨,换装能力1640万吨。2012年二连站成为第一个口岸核心能力达到世界卫生标准的铁路口岸站;2014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二连浩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二连站迎来新机遇,当年进出口货运量实现897万吨;2017年,进出口货运量突破1000万吨,迈入千万吨级口岸。时至今日,二连浩特乘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东风,把握黄金机遇,高度重视中欧班列品牌建设,努力提升中欧班列通关速度,口岸联检联运部门实行专人、专岗预约通关、手续优先办理和限时办结工作机制,铁路部门在第一时间编组发车。自2013年中欧班列过境口岸以来,开行路线由2条增加至24条,2017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575列,到2018年底,二连口岸运行中欧班列达到1052列,同比增长80%。其中,实现进出境双向开行的中欧班列为郑州——德国汉堡、长沙——莫斯科、重庆——波兰马拉舍维奇、乌兰察布——俄罗斯沃尔西诺、厦门——俄罗斯沃尔西诺、天津——俄罗斯霍夫里诺、成都——波兰罗兹等;单向开行的有苏州、武汉、中卫、合肥、威海、上海和乌海等地始发的中欧班列。出口货物主要包括轮胎、文体用品、工艺品机械零件、笔记本电脑及配件、机械设备、日用品及小家电等,进口货物主要包括汽车配件、轮胎、机械设备、钢板、板材、家具日用品等。中欧班列的成功运营,使二连口岸与蒙古国、俄罗斯沿线地区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合作机制,实现中欧班列的快速通关、快速验放。该市多次协调组织蒙古国交通运输部和乌兰巴托铁路局赴郑州、武汉、重庆、长沙等中欧班列始发地沟通对接,帮助企业协调优化中欧班列在蒙古国境内的运行时间、口岸通关、铁路运费等方面问题,进一步提升了中欧班列通道的综合竞争力。搭乘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快车,二连浩特这座火车上拉来的年轻城市,也在火车上书写着高速发展的篇章。 一座功能完备、活力四射的对蒙最大国际性陆路口岸
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二连浩特在向北开放中的重要地位,二连浩特也伴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二连浩特始终坚持在“边”字上做文章,在开放上下功夫,在内联上求发展,已同蒙古国乌兰巴托市、东戈壁省、扎门乌德及俄罗斯的乌兰乌德市、图瓦共和国克孜勒市等18个地区和城市建立了友城关系。统计显示,2018年,二连浩特口岸进出口货物贸易累计完成1656万吨,对外贸易额完成237亿元,比1993年增长23倍和13倍,承担了蒙古国65%的生产资料和80%的生活资料进口量。
在口岸设施方面,近年来,二连浩特市累计投入近30多亿元,完善口岸的道路、航空以及海关、边检查验设施,并推动扎门乌德市公路和铁路口岸设施、仓储物流园区的同步提升改造,实现中蒙双方铁路、海关、边检等部门的即时互动,在设施联通的基础上实现了大通关。
如今,俄蒙铁路运输能力达到1600万吨,集二线设计能力700万吨,实际运输能力已达1200万吨。公路口岸实现了进出口分流,年过货能力达到500万吨以上,2018年出入境人员达到225万人次。航空口岸已开通至北京、呼和浩特、通辽等多条国内航线和乌兰巴托、乌兰乌德、伊尔库茨克等国际航线,2018年航空吞吐量20.5万人次。在加强通关硬件建设的同时,二连浩特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提升通关效率。2019年1至7月,二连海关进口整体通关时间41.27小时,较同期全国海关快2.71小时;出口整体通关时间0.88小时,较同期全国海关快3.67小时。提前实现了海关总署的标准,人员和车辆通关平均用时1分钟、2分钟。
中蒙俄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之一。二连浩特是中通道的“枢纽”,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为此,二连浩特在向北开放中进一步明确战略定位,推动对外贸易、现代物流及落地加工产业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粮油、纸浆、矿产、木材、煤炭等大宗产品进口口岸,是国家粮食、肉类、饲草、活畜指定进口口岸。
党的十八大以来,二连浩特围绕“中华北门、茶叶之路、千年驿站、恐龙故里”等旅游形象定位,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大力发展边境特色文化旅游业,口岸旅游品牌和影响力与日俱增。同时,二连浩特加强与盟市间旅游合作,与乌兰察布等盟市签订旅游战略合作协议,整合“中国乳都”呼和浩特、“避暑之都”乌兰察布和“恐龙之乡”二连浩特等地精品旅游线路,推动开行“口岸号”旅游专列,多地联合开展旅游宣介推广活动,实现互送团队、共享客源。2018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225.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53.1亿元。
一座正在打造轮廓已现的中国北方一流口岸城市
二连浩特是我国对蒙开放的最大国际性陆路口岸。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二连浩特着力在战略定位、合作机制、发展平台、设施联通等方面下功夫,在切实推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随着我国同俄罗斯、蒙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同俄罗斯“跨欧亚大铁路”、蒙古国“草原之路”倡议对接,二连浩特在中蒙俄经济走廊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已成为实现蒙俄重要能源资源与中国巨大市场对接的重要节点。
近年来,二连浩特先后建成了边境经济合作区、互市贸易区等中蒙经贸合作平台。201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蒙古国大呼拉尔演讲时提出“要建立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跨境经济合作区”。历经5年的谈判,今年6月4日,中蒙两国政府正式签订了协议,双方共同建设总面积18.03平方公里的二连浩特—扎门乌德经济合作区。这也是我国第三个跨境经济合作区,是向北开放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同时也为二连浩特市的滕飞发展又提供了一个强力引擎。
锡林郭勒盟委委员、二连浩特市委书记鞠树文说,今后,二连浩特将科学划分中蒙经济合作区、互市贸易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功能与产业布局,实现“三区”错位、协调、互补发展,倾力打造好口岸高质量发展的新平台。
经过多年的持续努力,二连浩特已经站在全国、全区向北开放的最前沿。谈到二连浩特的未来,鞠树文书记给出的答案是,努力建成中国北方一流口岸城市,努力实现口岸高质量发展。
为此,二连浩特将通过公铁联运、集装箱运输、优化货物通关流程等措施,发挥公路、铁路国际口岸优势,坚定不移地做大过货量。坚持使过境货物“快起来、留下来、用上来”,因地制宜发展节水型落地加工业,积极推进建设百万吨粮油加工基地、百万只活羊进口加工基地、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建设,努力解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酒肉穿肠过”问题,延伸产业链条,充分发挥中通道的区位优势,使二连浩特成为接续承运蒙俄大宗物品的重要节点。
与此同时,该市将紧紧抓住乌兰察布—二连浩特获批国家物流枢纽城市的机遇,抓紧完成208国道一改高、331线二连浩特到满都拉、“三区”联接线等公路建设,推动国际航空口岸获批,积极推动集二线铁路电气化改造、乌兰乌德—乌兰巴托—扎门乌德铁路改造、蒙方境内重载公路等重大建设项目。
二连浩特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志平满怀信心地说:“我们将进一步加快高质量发展平台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努力改善互联互通条件,着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按照时间表、路线图把每一项工作落地落实,推动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力争早日将我市建设成为中国北方一流口岸城市。”
蓝图已绘就,号角已吹响。我们有理由相信,二连浩特这座镶嵌在“一带一路”上的璀璨明珠,乘着国家向北开放的东风,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将会散发出更加绚丽迷人的光芒……(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巴依斯古楞《二连浩特报》记者贺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