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壮的牛群、金黄的牧草、牧人脸上绚烂的笑容……时值金秋,扎鲁特草原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为迎接第二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到来,加快推进通辽北部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进程,全面落实“减羊增牛”政策,巩固草原黄牛改良成果,鼓励农牧民大力发展草原黄牛产业,带动全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9月21日上午,扎鲁特旗第二届庆丰收赛牛会在扎鲁特旗山地草原旅游区隆重举行。
牛头攒动、牛声鼎沸,旅游区内一派热闹景象。来自全旗各苏木镇场的数百头牛悉数亮相,比身高、比体宽、比外形,争夺“牛王”和“牛后”的桂冠。在牛栏边,牛的主人互相交流养殖经验。牛栏里的牛儿也不甘寂寞,或傲然挺立,或低声嘶叫,各出奇招吸引眼球。
本次赛牛会以“生态、绿色、引领、创新、脱贫”为主题,共吸引了来自全旗各嘎查村的150多户养牛户的近180头牛参加评比。
道老杜苏木荷叶花嘎查牧民乌日根达来是远近闻名的养牛能手,他饲养的公牛犊品种好、体躯结构匀称,人见人夸。前些天陪家人在外看病的他,接到苏木畜牧站选送参加全旗赛牛大会的通知,高兴得一连几夜都没睡好觉。21日一大早,天刚蒙蒙亮,他便迫不及待地将心爱的良种公牛犊装上皮卡车上路了。
养牛10多年,第一次参加赛牛会,乌日根达来长了见识。在主办地扎鲁特旗山地草原旅游区,上百头好中挑好、优中选优的基础母牛和小牛犊,体质结实,皮毛光亮,引得围观群众评头论足。
中午时分,别开生面的赛牛活动达到高潮。经评审专家评议,乌日根达来家的公牛犊被评选为公牛犊组第一名。“赛牛比赛激发了我们农牧民养牛的积极性,也让我们有机会切磋养牛经验。”乌日根达来高兴地对笔者说,这些年做的改良工作没有白费,第一次参加赛牛大会就拿了个一等奖,这是科学养牛的回报啊。今后要再接再厉,好好养牛,争取二连冠、三连冠。
据介绍,赛牛会分为基础母牛、育成母牛、母牛犊、公牛犊4个组别,评委按照比赛规则,以西门塔尔牛的品种、特征作为评判标准进行现场打分,最终评出每个组别的一、二、三等奖,进行表彰奖励。其中,基础母牛组和育成母牛组分别设置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5个;母牛犊组和公牛犊组分别设置了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2个。同时设置了6个肉牛产业工作奖,总奖金达39万元。
近年来,扎鲁特旗坚持不懈地把草原黄牛产业作为富民强旗的主导产业来抓,大力实施“减羊增牛、强牛兴牧、提质提效”战略,全面推行生态保护、禁牧舍饲、舍饲半舍饲、禁牧不禁养政策,以结构调整、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目标,全力推动草原黄牛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实现了全旗草原植被逐步恢复、牛存栏逐年递增、农牧民养牛收入逐年增加,呈现出牛产业牛劲十足的发展态势。目前,全旗黄牛存栏38万头、同比增长13.78%。
该旗一名副旗长在赛牛会上表示,扎鲁特旗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我市“九链五都一市一城”发展思路,持续加大草原黄牛全产业链建设力度,积极争取上级现代畜牧业项目资金,扶持农牧民发展草原黄牛产业,全面落实肉牛保险、活畜抵押等金融扶持政策,切实解决养殖户和龙头企业发展牛产业资金短缺问题,把草原黄牛产业做大做强做优,着力打造通辽市草原肉牛核心区和通辽北部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努力实现草原增绿、农牧民增收的目标。
本届赛牛会的举办,不仅成功地展示了扎鲁特旗草原黄牛的改良成果,也为全旗农牧民搭建了一个互相交流技术经验的平台。据悉,赛牛会活动当天,吸引了当地、周边农牧民以及旗内外各界朋友3000余人到场观看。(通讯员 白敖敏 呼斯楞)
原标题:金秋赛牛会欢乐庆丰收——扎鲁特旗第二届庆丰收赛牛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