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全球环境基金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与全球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项目总结会在筑召开。本次会议对“全球环境基金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项目”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
据了解,“全球环境基金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项目”旨在促进中国境内具有全球重要性的生态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在赤水河流域启动和示范一种可复制的流域服务付费机制,并通过市场化商业模式,促进有利于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系统过程的土地和自然资源利用机制的形成。
截至目前,该项目的6项指标已全部达标。在示范点,以生物多样性友好型方式利用土地,鼓励民营企业出资参与环境和生态保护,将流域服务付费制度化。同时,结合当地气候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优选替代作物,通过多品种的产品种植,改善了当地农民的生计。
除此之外,该项目结合贵州“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可持续绿色供应链新零售平台建设,将项目后续工作落到“最后一公里”,形成了项目发展闭环,具有长远的发展意义,有利于后期的稳健、健康发展。
自项目实施以来,赤水河流域的生态系统健康问题得到改善,试点地的森林覆盖率比协议签署时提高10%,水质、水量状况稳定且有小幅提高。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项目经理马超德博士表示,此项目在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的统筹安排下,以及各方的紧密合作下,取得了良好的成果。赤水河作为长江的一级支流,生态资源丰富,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着重要的生态意义。该项目的实施,不仅仅改善了生态环境,也解决了经济发展的问题,更有利于推动综合社会经济目标的实现,具有很强的推广意义。(见习记者申云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