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
沃野平畴,见证历史。
行走在内蒙古118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林区到牧区,从农区到沙漠,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幅农牧业发展的靓丽画卷。
这是一场由弱到强的蜕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重大跨越。粮食产量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42.5亿斤增长到2018年的710.6亿斤,牲畜总头数从1947年末的851.8万头只增长到2018年末的7277.9万头只,内蒙古成为全国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这是一次从无到有的跨越,农村牧区基础条件发生根本改观。建成“四好农村路”自治区级示范县23个、国家级示范县5个,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实现全覆盖,电网供电可靠率在99.8%以上。
这是一份由薄到厚的积淀,农牧民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农牧民收入从1978年的100元增长到2018年的13803元,增长137倍。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农牧民收入增速连续6年超过GDP增速。
风光别样,心神激荡。站在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新的起点上,草原儿女正朝着农牧业强、农村牧区美、农牧民富的目标大步迈进,谱写出一曲以绿色为引领、积极建设现代农牧业的动人旋律。
历史航程雄奇壮美,发展大潮奔腾不息。
从巍巍兴安岭、辽阔大草原、河套平原,再到千里戈壁滩、浩瀚大沙漠,宽广草原牧歌悠扬,七彩农田辉映相连,平畴沃野瓜香果甜,龙头企业遍布乡间……
处处升腾起的绿色希望和农牧民露出的张张笑脸,将内蒙古农村牧区点染得更加丰饶美丽。
粮食产量居全国第8位,从吃粮主要靠调入发展成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和6个粮食净调出省区之一。
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5%,畜禽良种化率提高到95%以上。
农牧业领域中国驰名商标72件、注册地理标志商标123件。
2018年,全区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661元,比1984年增长33.2倍。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794万亩,是1949年的11.2倍,节水灌溉发展到4389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2610万亩。
千里平畴成沃野,疏经通脉地生金。从1949到2019,历经70年沧桑变迁的内蒙古大地此时正是时和岁稔,穰穰满家。精于农事、勤于畜牧的农牧民挥洒汗水、辛勤耕耘,将希望寄托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见证了我区农牧业经济发生的深刻变革。
粮食产量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42.5亿斤增长到2018年的710.6亿斤,增长16.7倍。牲畜总头数从1947年末的851.8万头只增长到2018年末的7277.9万头只,增长了7.5倍;肉类、牛奶、山羊绒产量分别达到267万吨、566万吨和6607吨,较1978年增长11.8倍、77.2倍和4.5倍,牛奶、羊肉、羊绒、草业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70年来,内蒙古农牧业从缓慢发展到插翅腾飞,农村牧区从凋敝落后到繁荣昌盛,农牧民从食不果腹到仓廪殷实,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朝着农牧业强、农村牧区美、农牧民富的目标大踏步迈进。其发展速度之快、变革程度之深,前所未有。
农业兴旺根基稳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
金秋时节,全区各地种植的玉米、水稻、杂粮、辣椒等农作物相继进入成熟期,农牧民加紧收获、采摘,绘就了一幅多彩秋收图景,诉说着70载春华秋实的喜悦:粮食保持十五连丰,粮食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550亿斤以上,内蒙古成为国家名副其实的“粮仓”。
粮食问题曾经是困扰内蒙古人的一大难题,全区粮食生产的发展一度滞后于粮食需求的增长。新中国成立之初,内蒙古粮食产量只有42.5亿斤,吃粮主要靠调入。
农村改革焕发乡村生机活力。1978年,黄河几字湾南岸的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耳字壕公社康家湾大队,一位叫赵丑女的农村妇女大着胆子承包了村里的14亩土地;当年年末,黄河北岸的托克托县中滩公社也给社员每人划分了2亩“口粮田”……内蒙古农村改革的实践自此启幕。
1979年我区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1年全面推开,走在了全国前列。1984年我区将农村牧区的土地承包期由原来的“不定期”明确为“15年”,建立和完善了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大大调动了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实现粮食自给,解决温饱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1987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把“实现粮食基本自给”作为当时我区三项奋斗目标之一,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粮食生产发展的政策,各地都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重要的基础地位来抓。到1990年,困扰我区多年的粮食自给问题得以根本解决,结束了“吃粮靠调”的历史。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继续深化农村牧区新一轮改革。2017年,基本完成了草原确权承包工作;2018年9月,基本完成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农牧民的草场和承包地有了“身份证”,吃上了“定心丸”。我区进一步加大了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力度,粮食生产步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处处能赚钱,季季是农忙,一改往日闲,欢笑奔小康。从吃粮主要靠调入发展成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和6个粮食净调出省区之一,稳定的粮食生产,成为内蒙古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坚强基石。
畜牧业引领高质量
畜牧业是内蒙古的优势产业,在全区乃至全国畜牧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70载斗转星移,从“吃大锅饭”到“大包干”再到发展合作社,内蒙古引领全国牧区改革和现代化,深情传唱着现代畜牧业的新牧歌。
砸了“大锅饭”,磨盘不推自己转。1980年,巴林右旗在全国牧区中第一个推行“包畜到户”生产责任制,把全旗40多万头牲畜全部作价归户。1982年,旗里又推行草原责任制试点。1984年,我区在全国率先实行了“草场承包经营、牲畜作价归户”的草畜双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养畜的“大锅饭”的问题,成为全国五大牧区中改革的先行者。1989年,我区落实“双权一制”,解决了牲畜吃草场的“大锅饭”的问题,形成了初步适应我区畜牧业经济的经营体制。草畜双承包就像一把“金钥匙”,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开启了牧民们大干快富的大门。1989年,全区牲畜头数首次突破5000万头只,到1999年达到7436万头只。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出台了《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畜牧业生产进入了黄金发展期。在深入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我区始终以草原生态保护为前提,提出并实施了“稳羊增牛”战略,着力打造结构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农畜产品结构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内蒙古时强调,要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步伐。
近年来,我区大力实施“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发挥国家草原生态补奖机制、退牧还草工程等生态工程项目的综合效应,以推进牧区生态家庭牧场建设为主攻方向。全区各地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家庭牧场、联户牧场,鼓励适度规模经营,引导牧民走上了一条集约化发展的道路,原有的传统草原畜牧业正逐步向建设型、生态型的现代化草原畜牧业转型。
当前,我区优势畜产品正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集中度达到80%以上,奶牛、肉牛、肉羊、绒山羊等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畜产品产业带已经形成。全区加强畜牧业生产标准化建设,五大畜种为主的主推和配套标准达到100多项,标准化生产配套技术覆盖率提高到60%以上,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引领模式正在逐步形成。
产业特色转型高端
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是农牧业经营机制又一次重大创新。产业化的发展,在调整内蒙古的农牧业产业结构、加快城镇化进程、增加农牧民收入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上世纪90年代,我区农牧业产业化开始起步。进入本世纪,特别是2003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把推进农牧业产业化作为发展现代农牧业、繁荣农村牧区经济、促进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措施和根本途径,先后出台了《内蒙古党委、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呈现快速推进势头,取得长足进步与发展。
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全区初步形成以乳产业、粮油产业为龙头,以肉类、羊绒产业为支柱,薯菜、饲草料、特色产业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
产业层次稳步提升——全区牛奶、羊绒、肉羊等产业发展水平保持全国领先,全区农畜产品加工率达到63%,精深加工水平稳步提升。
经营业态丰富活跃——通过延伸农牧业产业链,我区农牧业多种功能得到拓展,农牧业与科技、教育、文化、旅游、互联网等深度融合,催生了智慧农牧业、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农畜产品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龙头企业提档升级——全区一大批农畜产品加工制造企业不断壮大,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分别达到38家和600家,龙头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品牌建设卓有成效——农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总数达到72件,形成了伊利、蒙牛、鄂尔多斯等在全国有较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
输出工程加快推进——我区不断完善北上广“电商销售+展示展销+零售体验”的管理和运营模式,举办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博览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拓展电商平台,拓宽农畜产品流通渠道,培育绿色产业流通体系,加快推进绿色农畜产品输出工程建设。目前已初步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式销售模式,内蒙古农畜产品的影响力和输出能力不断提升,形成覆盖全国的绿色农畜产品销售网络。
依托优势,不断创新,内蒙古农牧业形成了优势产业、传统产业、特色新兴产业多元并举的发展格局。目前,我区已经具备了年加工转化粮油2400万吨、牛奶1000万吨、肉类300万吨、羊绒2.2万吨、马铃薯360万吨的生产能力,成为全国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