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里的文化角
内蒙古新闻网  19-10-14 09:58  【打印本页】  来源:锡林郭勒日报

  在美丽的阿巴嘎旗别力古台小镇,有三处集文化和娱乐于一体、且独具特色的文化角,您想深入了解吗?那就请您跟随笔者的脚步,一起领略从这个小镇所传递出的和谐氛围和浓浓的文化味儿……

  幽静的图书角

  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可能从踏入校园那天起,就一直不间断的光顾这里,经常来购买学习方面的工具书和课外读物,但是说起阿巴嘎旗新华书店的历史,大家可能就不太知道了。到今年9月份,这个书店已有63年的历史了,可以说是伴随着新中国的壮大崛起一起走过来的。

  阿巴嘎旗新华书店始建于1956年9月,最初的店址位于一间小庙内,书源是从锡林浩特市新华书店用5峰骆驼运回的6麻袋图书,就是这数量少得可怜的图书,像涓涓细流,浇灌着几近干涸荒芜的文化园地,为那个物资匮乏、文化信息闭塞的年代提供了难得的精神养料。

  63年的时代变迁,新华书店历经7任经理和36位工作人员的默默奉献,为阿巴嘎旗的文化传播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位于别力古台镇法治广场北侧数十米处的阿巴嘎旗新华书店已重新装修改造,由原来的一楼搬迁至二楼,读书和购书环境更为优雅舒适,57岁的现任经理乌汉图带领着3名工作人员,为读者推荐和销售各种好书,继续进行着“为牧区群众送金钥匙”的真情服务。

  在书店,为广大读书爱好者免费提供了安静、雅致的读书环境,甚至还为幼儿准备了一个玩耍的角落。来自初三年级的武莉莉告诉笔者:“我喜欢看各种科幻、探险类的书籍,星期天的时候,我特别喜欢来这里静静地读一会儿书,既减压又有好多乐趣在里面。”

  据书店营业员介绍,近些年的低幼儿绘本、画册、早教、益智品和文学类作品销售呈逐年上升趋势,这表明人们的读书观念正在悄然转变。阿巴嘎旗新华书店正是充分发挥着“传播思想,普及文化,联系读者,促进出版”的桥梁功能,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提供的文化传播平台和浓厚的读书环境,正在潜移默化影响着人们。有着博大精深底蕴的中华文化,也必将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中传承着。

  热闹的音乐角

  在别力古台镇阿巴嘎广场“最美阿巴嘎人”长廊,以及哈日淖尔湖的休闲凉亭里,经常会看到一群头发花白的老年人们,他们自带各种乐器,在那里吹拉弹唱、自娱自乐,演奏得十分起劲儿,一派民族团结的新景象。

  据悉,这支充满活力的演奏团队由20余人组成,平均年龄在60岁左右,是由老年大学合唱团自发成立的,只要天气晴朗,他们就会集体出动进行歌唱和演奏。即使天寒地冻,他们也不会窝在家里,而此时,巴彦查干社区的四楼大厅,便成了汇聚他们欢歌笑语的娱乐场地。他们还经常参加旗委组织部、宣传部和团委主办的各种歌咏比赛,曾经获得过前三名的好成绩。今年6月份,他们还在艺术指导老师银晓的带领下,代表阿巴嘎旗前往山东省参加全国少数民族合唱比赛,以《敬爱的毛主席》和《雀斑马》两首歌曲夺得金奖。这群可爱的老人们真正是过着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晚年生活。

  微风和煦,暖阳高照,这时,胡木先生缓缓拉起了手风琴、66岁的宝音那老人吹奏着优美的笛声,布和朝鲁和女乐手仁其玛则分别拉起了三弦儿和高音四胡,彩排活动就在悠悠的乐曲声中拉开了帷幕。

  这是一个热闹非凡的音乐角,每个参与者都怡然自得地沉浸在歌声的海洋里,他们所营造出的这个场面,在感染着路人们驻足观看的同时,也传递着老人们晚年吉祥安康、幸福快乐的好心情。

  多彩的故事角

  在哈乐穆吉养老服务中心的大院里,有一个精致美观的大型木制蒙古包,那是该中心的党建活动基地,每个月,那里都会不定期地上演一段精彩的年代故事演讲会。

  说起这个蒙古包党建活动基地的建立,背后还有一段充满关爱的故事。据悉,哈乐穆吉养老服务中心老年协会党支部成立于2014年9月份,现有共产党员22人,平均年龄67岁。几年来,他们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党小组“四送”工作法,协会党支部班子成员虽然个个年逾古稀,但他们身上的先锋模范作风丝毫不减,平时走在前,做在前,充分发挥率先垂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团结带领老年群众互帮互助,经常主动去陪伴“三无”人员和五保户残疾老人,和他们聊天散心话家常,或者给老人们唱歌、表演小节目,深得老人们的信任与拥护。

  在这个明珠一样璀璨炫彩的别力古台小镇,这三处特色各异的文化角,仿佛连成了一条五光十色的“文化带”,浸透着一缕缕现代文明的馨香,折射出独具一格的魅力和光彩。


[责任编辑: 白静]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