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科左后旗把发展黄牛产业作为稳定脱贫的“金钥匙”,推动贫困人口养牛致富。2018年全旗黄牛饲养量达81万头,贫困户(含已脱贫户)养牛6.18万头,人均养牛2.2头,全旗已脱贫户中有80%通过养牛实现脱贫致富。2018年,后旗黄牛产业扶贫入选全球减贫案例。
坚持因户施策,实现贫困群众家家能有牛
根据每个贫困户参与养牛的意愿、自身实际条件和能力,将贫困户分为能贷能养、能贷不能养、不能贷能养、不能贷不能养四类,制定针对性措施进行精准帮扶,全覆盖推进,实现了有劳动能力的家家有牛养,无劳动能力的户户有收益。对能贷能养的贫困户,即对符合征信条件,能养牛、会养牛的贫困户全部给予贷款支持,帮助建棚舍、建窖池,鼓励群众自繁自育自养,形成“小规模大群体”。目前,全旗能贷能养贫困户共3860户,养牛34852头。对能贷不能养的贫困户,利用贷款购牛,通过合作社合养、大户托养、亲友代养等方式养牛。目前,全旗能贷不能养贫困户共1259户,托管代养黄牛6884头。对不能贷能养的贫困户,使用扶贫项目资金统一购牛,交由贫困户饲养。目前,全旗不能贷能养的贫困户共1263户,养牛3314头。对不能贷不能养的贫困户,由镇村帮助协调项目资金,贫困户与企业、合作社、养殖大户签订协议,进行资金托管,享受利润分配。目前,全旗不能贷不能养贫困户共1425户,户均分红超过1800元。通过上述措施,实现养牛精准帮扶全覆盖。
强化资金保障,确保贫困群众都能买起牛
坚持资金项目跟着贫困户走,倡导贫困群众贷款养牛,激发内生动力。扩大贷款规模。采取担保、联保、互保和“惠农一卡通”质押贷款等增信措施,解决贫困农牧民信贷融资缺乏有效足额抵押担保资产问题;旗财政先后投入6500万元风险抵押金,存入农业银行、旗信用联社,放大十倍予以发放,有效解决了贫困农牧民购牛资金不足的问题。自2014年以来,全旗各金融机构共发放扶贫贷款11亿元,覆盖所有有意愿发展黄牛养殖的贫困户。加快放贷速度。协调金融机构通过开通“两免两直一降”绿色通道、金融服务车送贷上门等多种措施发放贷款。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抽调干部配合开展贷前核查等方式,提高办贷效率。强化贷后监管。嘎查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和包联干部共同监督贷款用途,帮助群众算好经济账,防止贫困户贷款用途不当。
完善配套服务,帮助贫困群众都能养好牛
强化扶持引导。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贫困户建设棚舍33.19万平方米、窖池18.39万立方米。免费提供青贮种子,引导贫困群众为养而种,全旗每年种植青贮都在100万亩以上。用扶贫资金为贫困户饲养的所有基础母牛办理了养殖保险,解除贫困户后顾之忧。强化技术指导。以肉牛繁育、母犊分离等实用技术为重点,加大农牧民培训力度,仅2018年上半年,就组织培训405场次,受益农牧民6.8万人次。建立健全旗镇村三级服务网络,全旗黄牛冷配率达到100%,母牛繁殖率提高到90%以上,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密度实现100%。强化养牛效益可持续。合理利用项目资金,推行资金变基金,即将项目资金作为扶贫基金,分配给贫困户使用三年,然后收回再分配,实现滚动使用。倡导贫困户将项目资金、贷款、分红收益等都用于购买母牛,发展养牛业,实现持续稳定增收。
打造全产业链,引领贫困群众都能增收入
强化龙头带动。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产业,就是扶持贫困群众。该旗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引领黄牛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发展。目前,全旗有黄牛产业重点龙头企业3家,标准化养殖场22家,建成年交易40万头以上的黄牛交易市场2个。强化利益联结。通过土地流转、托管代养等方式,鼓励和引导贫困户将金融扶贫贷款、涉农扶贫补贴等财政涉农涉牧资金投入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根据股份获得稳定分红收益。科尔沁牛业为1283户不具备贷款条件和养殖能力的贫困户进行担保贷款,连续三年每年给每户贫困户分红4000元。强化品牌建设。以打造绿色有机牛肉产品为核心,推出“千里眼”溯源系统,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科尔沁”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科尔沁牛业是全国第一家通过牛肉产品有机认证的企业,也是中国牛肉行业唯一进入世界肉类组织的企业。完善交易平台。规范提升黄牛交易市场水平,有效辐射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蒙东等地区,使农牧民购销成本最小化。同时,建立黄牛电子交易平台,与可意网联合推出“我在草原有头牛”定制牧业项目,实现消费者与养殖户直接对接,促进网上交易。(记者 许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