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按照鄂尔多斯市委工作安排部署,高智同志作为一名驻村干部挂职达拉特旗吉格斯太镇张义城窑村。驻村以来,他认真协助镇党委、村两委开展工作,坚持多种形式搞调研,尽心竭力办实事,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勤走访、深调研,理清发展思路
调查摸底是开展驻村工作的前提。为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高智带领驻村工作队员集中时间对村情及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全面摸底,认真梳理了全村困难群众底数,摸排困难群众情况,并配合镇、村两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边缘户及普通农户分组开展入户调查工作,一对一分析指导产业发展思路,为大家“量身定制”了一套套增收致富方案。同时,多次组织召开座谈会,听取广大党员、群众对各项事业发展的意见建议,真正了解群众的所需所盼。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驻村工作队研究制定了三年行动方案、张义城窑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及集体经济分配方案等各类计划,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模式、促产业,壮大集体经济
产业发展和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开展驻村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智同志与驻村工作队紧紧围绕张义城窑村实际,因地制宜实施了多项实实在在的助推举措,村集体经济从2017年底的10万元增加到目前的30万元,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
2018年,高智通过协调相关部门争取资金,协助村集体回购了855亩土地,按照“企业+支部+农户”模式,与金泰禾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同时建立起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大拓宽了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渠道。按照“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发展思路,张义城窑村创新推行“托牛所”模式,即以村集体名义购买优质适龄奶牛以入股形式交由企业饲养,企业每年为村集体分红作为扶贫滚动资金,这一方法有效加快了资本运营、壮大了集体经济、保障了扶贫资金。
此外,高智与村两委班子一道,积极争取“一事一议”财政项目资金用于完善村农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缓解了全村及周边地区近800多户群众农畜产品买难卖难问题,打造起了区域性的集中收割和集散中心。
解民忧、办实事,狠抓精准扶贫
工作中,高智同志带领驻村工作队员积极创新帮扶模式,有效整合各类扶贫资源,走出了一条既扶贫又扶智扶志的帮扶路子。
对符合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边缘户,及时落实相关政策,做好“一对一、全覆盖”帮建工作,提高了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实行了“企业资助、支部担保、农户发展”的帮扶模式,2018年4月,以村集体经济作为担保资金,由企业为每名2018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2头幼牛进行饲养,饲养期满后企业按照等于或高于市场价格的标准进行回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只需支付幼牛成本,其余收益均归建档立卡贫困户所有,村支委还将对饲养成果进行综合评估,对饲养较好的户子给予每头牛2000元的奖励,此举进一步增强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脱贫决心。此外,高智积极对接包联企业新长江集团,充分发挥就业主渠道作用,将包联村建成企业用工的来源地,帮助贫困人口依靠劳动实现脱贫。
强支部、抓学习,筑牢党建基础
为有效解决基层党建工作载体吸引力不强、农村牧区党员意识不浓等现实问题,高智与村党支部认真研究,确定了以“党建+扶贫”的形式加强支部建设,帮助村党支部制定实施了《张义城窑村党员分类积分管理制度》,营造起“党员带头、人人出力、个个争先”的良好氛围。特别是2018年8月,创新启动实行了“选树榜样”积分奖励制度,建成张义城窑村“榜样超市”,以网格为单位每月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环境卫生等检查工作,为优秀农牧户发放三类积分卡兑换等价奖励物品,以榜样引领示范,营造起了良好的乡风与民风。(记者 温都苏 通讯员 王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