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断加大执法管护力度
内蒙古新闻网  19-10-30 10:43  【打印本页】  来源:呼伦贝尔日报

  呼伦湖巡视

  “这几年,我们的执法装备情况有了不小的变化,抗风能力强速度快的新巡逻艇下水、全地形车的投用、移动警用执法仪的配备……这些执法管护设备不同程度强化了我们的执法保护能力,提升了对湖区资源管理保护的效能,基本实现了24小时巡航护渔‘不打烊’。我们保护好呼伦湖的信心更强、干劲更大了。”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综合执法局局长包志勇高兴地对记者说。

  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执法管护工作实际出发,持续完善基础设施,着力提升基础设施和后勤保障能力,强化资源保护力度。据呼伦湖管护人员介绍,呼伦湖周长为200余公里,早期的柴油艇巡湖一次最少需要一天半,且抗风能力差,天气条件不佳时,根本无法出航,每个明水期(即当年5月湖水解冻至11月湖水封冻)最多能跑800多公里。更新了执法巡逻艇等设备后,巡湖速度加快一倍、安全性也大大提升,从今年5月开湖至今,就已经累计巡逻航行15800余公里。同时,开展各类陆地执法巡查289次,巡护里程76000余公里。

  除巡逻艇,覆盖呼伦湖保护区全境的视频监控系统与数字化平台也让管护人员拥有了“千里眼”,通过监控系统,管护人员可以及时掌握保护区动态,做好与水陆巡护衔接配合,对水面巡护艇和陆地巡逻力量进行精准的方位指挥,加强各方人员积极沟通,相互配合巡护工作,建立联合巡护的工作机制,生态环境资源得到及时保护的同时,节约了人力、物力,提高了资源管理队伍的快速处置能力。

  此外,船坞和执法码头的使用确保了执法船艇的快速出航、维修保养。船坞投入使用后出勤率已提升一倍以上。新建成的执法码头解决了原渔港码头航道的航宽和航深不足,出航速度慢、危险性大等问题,现在执法船艇在新码头出航时间比以往平均缩短了40分钟以上且安全性也得到保障。(记者马琰)

  


[责任编辑: 白静]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