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斑麻蜥
▲西伯利亚旱獭
▲黄羊
▲白条锦蛇
▼中国林蛙
▼黄鼠
▼沙狐
▼花背蟾蜍
内蒙古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个以保护各类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湖泊、草原和湿地等生态系统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这里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功能,广阔的湿地和草原对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止荒漠化、维系周边草原生态系统平衡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呼伦贝尔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遵循生态系统内在机理和规律,实施草原奖补、生态移民、沙地治理等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同时,当地科研部门通过数字化平台的建设使保护区的管护与科研监测、宣传教育能力得到提升。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目前,呼伦湖保护区的哺乳类动物已记录到6目13科35种,包括狼、沙狐、艾鼬、狗獾、草兔、达乌利黄鼠、黄鼬、三趾跳鼠、小毛足鼠和黄羊。已发现爬行类2种(丽斑麻蜥与白条锦蛇)。两栖类2种(中国林蛙与花背蟾蜍)。
今天本版将为广大读者详细介绍几种呼伦湖保护区生存的几类动物。
丽斑麻蜥
丽斑麻蜥是蜥蜴科、麻蜥属动物。丽斑麻蜥体型圆长而略平扁,尾圆长,头略扁平而宽,背棕灰夹青、棕绿、棕褐、黑灰等色,腹部乳白色。
丽斑麻蜥昼行性,性机敏,行动敏捷,攻击力强,活动范围不大,属变温动物,具冬眠习性,食性广泛,以多种昆虫为食,年产2窝,窝卵数2-8枚,栖息于平原、丘陵、草原、低山和农区等各种环境,分布于朝鲜、蒙古、俄罗斯、中国。
丽斑麻蜥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西伯利亚旱獭
西伯利亚旱獭,是啮齿目、旱獭属动物。体型较大、粗壮,耳圆、短,尾也短,毛色为褐色或黄褐色。分布与习性:草食性动物,有冬眠习性,一年中,活动期和冬眠期几乎各占一半,洞穴呈洞群分布,营家族生活。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区或600米以上的丘陵草原地带,避开荒漠,但在草原与荒漠相交的边缘地区偶能遇见。分布于中国、蒙古、俄罗斯联邦。
黄羊
蒙原羚又名黄羊,属于偶蹄目牛科原羚属,国家Ⅱ级野生保护动物,中国物种红色名录(2004)将蒙原羚列为易危。20世纪50年代初蒙原羚在我国广泛分布,数量大约50-60万只,至20世纪末期,蒙原羚在我国仅分布在内蒙古、甘肃等个别地区,数量仅为8000余只。蒙原羚数量急剧减少,分布范围逐渐减少。目前蒙原羚多集中分布在中蒙边境一带,很少向境内纵深移动。生境丧失和破碎化是野生动物面临的严重威胁因素之一。
白条锦蛇
白条锦蛇别名枕纹锦蛇、麻蛇。中国北方分布广泛的无毒蛇。主要辨识特征:头略呈椭圆形,体尾较细长,全长1米左右。
头顶有黑褐色斑纹三条,最前一条较细或不明显,躯尾背面具三条浅色纵纹,正背中一条窄而模糊,腹鳞及尾下鳞两外侧斑点粗大,且断续缀连如链。生活力强,耐饥渴。性情比较温顺,行动较迟缓。捕杀小鸟、蜥蜴及小型鼠类为食。它的耐饿能力很强,曾有耐饿18个月的记录。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单中。主要栖息于平原、丘陵或山区、草原,栖于田野、草坡、林区、河边及近旁。分布于朝鲜、蒙古、俄罗斯、中国。
中国林蛙
在动物学分类上,属于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商品名为哈士蟆。欧洲林蛙的中国亚种。苏联、朝鲜也有分布。各地区个体变异较大。头体和四肢较细长,行动敏捷,跳跃力强。鼓膜部位有三角形黑褐色斑。体背多为土黄色,一般在疣上散有深色斑。背侧褶在鼓膜上方向外侧弯曲。雄蛙有一对咽侧下内声囊。以陆栖为主,常在没有强烈光照、湿润凉爽的环境中生活。以多种昆虫为食。9月下旬至10月初从山坡林区迁到河沟附近,陆续进入水底集群冬眠。少数在泥间或树根下越冬,次年清明前后复苏。4月中旬至5月初是繁殖季节。雄蛙鸣叫,雌蛙闻声而至,抱对者多于黎明前在浅水处产卵。卵群团状,每团1000粒左右,多者达2000余粒。卵团先沉到水底,卵胶膜吸水膨胀后浮于水面。8—20天孵出蝌蚪,1个月完成变态,此时体长约14毫米。抱对个体在完成产卵后休眠10—15天。
黄鼠
黄鼠学名属啮齿目,松鼠科。别名达乌尔黄鼠、蒙古黄鼠、草原黄鼠、大眼贼、豆鼠子、禾鼠等。
分布在东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河北、河南等省区。寄主为谷子、沙篙、沙葱、牧草及一些植物的浆果、种子,有时也食鞘翅目昆虫的幼虫。
喜食植物的多汁液幼嫩部分,常使作物的管心被成片抽掉;秋季食灌浆乳熟期的种子,使禾苗大量枯死。
黄鼠是中国北部干旱草原和半荒漠草原的主要鼠类,喜散居。以草本植物的绿色部分为食,亦吃农作物的幼苗,有时吃草根和某些昆虫的幼虫。
沙狐
沙狐是典型的狐属动物,为中国狐属中最小者。四肢和耳朵比火狐略小。毛色呈浅沙褐色或浅棕灰色,带有明显花白色调。背部浅银灰色或红灰色,腹部白杂黄色,下颔白色,全身皮毛厚而软,耳朵大而尖,耳根宽阔。体长500-600毫米(不含尾部),尾长250—350毫米。
沙狐白天非常活跃,也有夜间活动的报道。善攀爬、速度中等,不及其他慢速犬类。听觉、视觉、嗅觉皆灵敏。四处流浪,无固定居住区域,在觅食困难的冬雪季节,它们会向南迁徙。相比其它狐属,沙狐更具群居性,甚至多只个体共住同一洞穴。在冬季,沙狐结成小型觅食群体,群中有配偶和成年子女。它们住在类似“沙狐城”的相邻洞穴,这些洞穴经常接管自其他动物,如旱獭等,沙狐挖洞通常简而不深。
花背蟾蜍
花背蟾蜍体长平均60毫米左右,雌性最大者可达80毫米;头宽大于头长;吻端圆,吻棱显著,颊部向外侧倾斜;鼻间距略小于眼间距,上眼睑宽、略大于眼间距,鼓膜显著,椭圆形。
雄蟾背面多呈橄榄黄色。雌蟾多为浅绿色;疣粒灰色,上面有红点;雌蟾背呈绿灰色,上有美丽酱色花斑,疣粒上多有土红色点,故名此蟾为花背蟾蜍;背正中央常有一浅绿色细纵线,始自头端至肛部;四肢有棕色花斑;腹面为乳白色,一般无斑点,少数则有之。液浸标本红点多不见而深色斑纹清晰。
本版文字由本报记者陈立业整理
本版部分图片由内蒙古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提供部分图片由王放李欣海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