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让戈壁变良田 向生态要效益
内蒙古新闻网  19-10-31 10:05  【打印本页】  来源:酒泉日报

  原标题:让戈壁变良田向生态要效益

  ——看跨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酒泉戈壁农业

  10月13日,20辆满载酒泉戈壁有机蔬菜的大卡车缓缓驶出肃州区东洞滩戈壁生态农业产业园,向首都北京进发。这标志着酒泉市与北京新发地农产品市场等大型综合交易平台供销合作协议有效落实。酒泉戈壁有机蔬菜发运进京,是酒泉市保障首都冬春蔬菜供应、丰富首都人民“菜篮子”和“果盘子”的重要举措,对酒泉市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开拓外销市场、做大产业规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了解,在打通“北上广”大型蔬菜市场和川、渝等地营销通道后,酒泉又成为供应上海的第28个“菜篮子”基地。“酒泉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戈壁农业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和有机无土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基地。”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戈壁滩上的富民产业

  今年4月11日,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2018年,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04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中来自戈壁农业的达3500元,占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

  至目前,酒泉市戈壁农业面积累计达6.7万亩,建成肃州区、玉门市2个万亩戈壁农业蔬菜生产基地。酒泉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戈壁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总寨戈壁生态农业产业园是肃州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核心园区之一,也是西北地区首个示范应用戈壁生态无土栽培技术的科技园区。园区总规划建设面积20896亩,先后建成高标准日光温室1304座,形成了4860亩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主要种植西葫芦、黄瓜、番茄、葡萄、圣女果、平菇等蔬果。

  据肃州区总寨镇副镇长王伟介绍,总寨戈壁生态农业产业园采用有机生态无土栽培、穴盘基质育苗、熊蜂授粉、水肥一体化、智能采摘车、智能化温室控制系统等27项先进实用技术,按照两小茬一大茬的种植模式,有效实现温室周年化生产,棚均收入达3万元以上,比一般温室效益高出近20%,实现了高产高效。

  让王伟自豪的是,园区引进的酒泉康多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产业园专用基质,年可消纳尾菜秸秆、畜禽粪便15万立方米,构建了以生态养殖业、设施种植业、光伏发电产业、旅游观光农业为一体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近年来,酒泉市大力发展生态戈壁农业,建成戈壁农业产业园39个,戈壁农业面积达2.8万亩,“戈壁雪润”品牌享誉省内外,“祁连清泉”人参果已被列为国务院机关事务局专用果品,瓜州蜜瓜、西红柿等果蔬与山东寿光合作外销,高原夏菜已进入上海江桥批发市场。

  相信科技的力量

  近年来,酒泉市坚持科技支撑,着力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先后从中国农科院、甘肃农业大学及敦煌种业、大禹节水等省内外院校、企业聘请40多名专家学者,组建了酒泉戈壁生态农业研究院,建立了研发推广专家智库。全市有390名农业科技专业人才为戈壁生态农业提供精准化技术服务。

  酒泉市还制定了有机农产品设施建造、生产、栽培、质量管控等15项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戈壁生态农业标准体系基本建立。温室结构设计已经获得11项发明专利,增温器、采摘车、自动卷帘、节水滴灌等一系列新技术、新模式得到广泛推广应用。肃州区银达、总寨和玉门市顺兴等10个戈壁农业生态产业园先后被确定为非耕地有机生态无土栽培示范基地,成为甘肃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的科研试验示范和成果转化基地,推广应用国内领先的集成技术28项。

  今年,酒泉市充分发挥肃州区、敦煌市2个国家级和玉门市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引领作用,以中以(酒泉)绿色生态产业园建设为契机,充分引进和发挥海升集团、山东水发、大禹公司、敦煌种业等上市公司优势,引导广大农户积极参与戈壁生态农业建设。到2022年,酒泉市将打造成引领全省乃至全国的戈壁生态农业示范区,并成为立足西北、辐射全国的“菜篮子”生产供应基地。(记者郭军)


[责任编辑: 白静]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