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王坤 实习生 梁艳琴)11月6日,由呼和浩特陶博陶瓷文化研究会主办,内蒙古美术馆协办的守望相助草原情——中国画长卷、团扇展在内蒙古美术馆开展。
据本次展览策展人、西子画院院长韩治平介绍,此次展览集中了全国多位高水平书画家团扇作品,内容涵盖人物、花鸟、山水、动物。其中,李之河创作的中国画长卷是首次在内蒙古亮相。
(中国画长卷全景)
中国画长卷是画家本人走进锡林郭勒盟草原冬季那达慕采风写生,历经两年几易其稿创作的一幅长17米、高2米、几乎1:1等大的、包含了400个人物的群像作品。
在展览现场,不少观众在这幅作品前驻足,欣赏讨论着画中戴着墨镜的蒙古族老大爷、赛马的蒙古汉子、小脸通红哈着白气的小孩……
(中国画长卷局部)
内蒙古日报社美术编辑那仁夫说:“这幅作品中有很多小细节,像哈气后的白水雾,可能很多本土作家都容易忽略,但作者却注意到了,并将它呈现出来。可以看出,画家对环境有着深入的了解和体验。在服饰方面,作者的创作也符合实际。可以看出,画面上的人物形象、动作、服饰、表情等并非作者凭空想象,都有实际的出处。"
(团扇)
“净君扫拂尘,凉友招清风。”展览现场,除了中国画长卷作品,还有很多由杭州西子画院的画家们创作的团扇作品。
团扇,又称宫扇、纨扇。常以竹木为筋,双面蒙以绢布等,常用书画饰扇面,扇柄配挂穗。
韩治平介绍,中国团扇是悠久的传统文化。目前,国内画团扇的作家很少,在北方,团扇的创作环境和氛围不太浓厚,而南方的创作,也是近几年才逐渐增加。过去,文人在扇面作画常用写意的手法来表现古朴的文化。与宣纸作画时的泼墨挥毫不同,团扇的作画,对画家有着很高的要求,因墨水在绢上很容易渗透,所以以前画家常以工笔画的形式进行创作,绢上作画不易更改,一笔落下,必须成型。因此作画时,画家需要控制好墨水和笔力。以往团扇常常是摆放到桌子上,作为文人墨客案头的把玩物件,但随着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团扇也可以装裱起来,作为一种装饰而存在。
本次展览上,共计展出68件书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