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候鸟南飞时
内蒙古新闻网  19-11-07 10:15  【打印本页】  来源:锡林郭勒日报

  全媒体记者毛凤鸣摄

  1、锡林湖的南迁天鹅2、白音锡勒迁徙候鸟丹顶鹤3、白音锡勒成为了鸿雁群南飞的中转站

  白银库伦遗鸥和平摄

  白音锡勒白枕鹤和平摄

  白音锡勒沙地天鹅和平摄

  草原公园里不知名的迁徙候鸟和平摄

  又到候鸟南飞时

  全媒体记者杜秀明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冬时节,成群结队的候鸟开始南迁,它们克服严峻的自然考验、长距离飞行等困难,只为谋求种群的生存与繁衍。这些候鸟作为生态环境好坏的移动“晴雨表”,种群增减的量变、迁徙路线的变化反映着一个地区生态环境,也成为检验一个地区生态环境最具说明性的自然指标。

  近年来,锡林浩特市按照打造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的要求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优先、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发展理念,把绿色发展、造林绿化工作纳入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与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相结合,先后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一期二期工程、实施锡林浩特市城防林工程、重点区域绿化和锡林河生态景观带项目等等措施,提升了城市品位和综合承载能力,正在一步步地打造着宜居宜业的生态边陲城市。

  经过不懈努力,通过“飞、封、造”集中连片综合治理,使流动半流动沙丘被固定,植物种类增多,覆盖度增加,取得了明显的治理效果。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0.26%增加到目前的5.47%,提高了5个百分点。为京津地区在北疆建设了一道坚固的生态防线。

  城内苍松翠柏绿树成荫,城外草场绿色一望无边,湿地成了野生动物栖息的家园和候鸟南迁的中转站。深秋季节,又到候鸟南飞时,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大批的候鸟在锡林浩特市停留、歇脚,锡林湖的天鹅、水库的银鸥、白音锡勒的鸿雁、天鹅、白枕鹤、丹顶鹤、白银库伦的遗鸥,还有草原公园里不知名的迁徙候鸟,让深秋的锡林浩特又增添了一抹意境。

  和平摄


[责任编辑: 白静]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