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的“脑包”多
内蒙古新闻网  19-11-12 11:24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西脑包”“白脑包”“乌兰脑包”“白彦脑包”……在内蒙古,“脑包”可不少,究竟“脑包”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内蒙古有这么多的脑包?

脑包,蒙古语意为堆子,有时也被记作“鄂博”“敖包”,一般位于高地、山口、交叉路口等处,它们常被当作当地的守护神和地神的神祠。[1]

敖包文化体现着蒙古族对敖包的崇拜,这一崇拜大概源于古代祭圣山的传统。据《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在早期被蔑尔乞特人追赶时,藏在了不罕山里,蔑尔乞特人绕山三圈都没有抓住成吉思汗。待蔑尔乞特人离去,成吉思汗下山后说“不罕山掩护了我,保住了我的性命,我将每天祭祀,每日祝祷,让我的子孙都知道这件事。”说完,“挂其带于颈,悬其冠于腕,以手椎膺,对日九拜,酒奠而祷。”后来,元世祖忽必烈曾制典,封建皇帝与蒙古诸王每年必须致祭名山大川。由于许多地方没有山或离山较远,群众就“垒石像山,视之为神。”

(呼伦贝尔地标景区成吉思汗敖包群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内蒙古的敖包种类繁多,《蒙古族民俗百科全书·精神卷》一书曾对敖包进行归类,有天神敖包、氏族敖包、村落敖包、路标敖包、好汉敖包等……[2]

每个敖包也多有自己的名称,概括地说,敖包地名可以归为以下几类。

以祭祀文化命名的敖包。敖包最早是用石块堆成或用树枝围成的指示道路和境界的标记。可以说,敖包是草原沙漠上的指南针和导航塔。这种功能观影响下的敖包地名,很多都反映了祭祀文化,如,珠兰敖包,意为点佛灯的敖包;台吉敖包,意为贵族祭奠的敖包;格根敖包,意为祭活佛的敖包;额日和图敖包,意为王祭的敖包。

以数量命名敖包也是敖包地名的特色。敖包一般可以分为单独存在的一个敖包或敖包群,名为“七曜之神”的敖包群,就是指7个敖包并列,以正中者为主体,在两旁各陪衬3个小敖包。在内蒙古有意为单敖包的嘎格查敖包;意为双敖包的浩斯敖包;意为四个敖包的多日奔敖包;意为五个敖包的塔本敖包。

地名以颜色命名,是内蒙古地名文化中不可忽视的特点,自然就会有以颜色命名的敖包了,如,查干敖包,意为白色的敖包;哈日敖包,意为黑色的敖包;乌兰敖包,意为红色的敖包;呼和敖包,则意为蓝色的敖包。

敖包被蒙古族誉为是神祗,蒙古族将敖包视为草原的保护神,因此以敖包命名的地名中还寄予了蒙古族美好的愿望。如,意为好敖包的“柴敖包”; 富饶的敖包“巴彦敖包”; 如意的敖包“庆德门敖包”……

除了上述的这些敖包地名,有时敖包的名称还会与所在山地或地名的名称有关,如,圪臭敖包,意为险要处的敖包,苏海敖包,意为红柳敖包;宝拉根敖包,意为有泉的山堆。

敖包文化作为游牧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强烈的民族特性。大量敖包地名的存在,除了反映地名是一种特定的语言符号和人类活动的历史印记,还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王坤 实习生 梁艳琴)

参考文献:

[1]李树新.内蒙古地名文化[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3.12

[2]布林特古斯主编.蒙古族民俗百科全书·精神卷[M].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06


[责任编辑: 萨其拉图]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