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米春州杭盖突泉”铺展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内蒙古新闻网  19-11-13 15:32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日报》

  丰收的突泉大地。

  秸秆“变废为宝”生产成环保建材。

  杜溪沟美景。

  优美的自然环境。

  农旅结合,骑行赛道。

  曙光花海。

  天水一色的明星水库。

  赛银花全景。

  □张明明

  编者按

  杭盖,一个古老的蒙古语单词,意思是一个有着蓝天、白云、草原、河流、山川和树林的世界。但当“牛米春州”的存在,“杭盖突泉”呈现的可能性远不止这些,正如他们和突泉的多元文化重叠碰撞,“兴安盟金玉米雪花牛百万亩产业融合示范区”的县域品牌形象呼之欲出,这无疑是对突泉辽金文化的一次深刻回眸与审视,从而拉动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让希望的田野伴着乡村振兴激越的旋律而生机勃发、潜力无限。

  今年以来,突泉县倾力打造“兴安盟金玉米雪花牛百万亩产业融合示范区”的县域品牌,拉动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让希望的田野释放出无限的能量,让广袤乡村迸发出磅礴动能,让农村资源要素活跃起来,让广大农民积极性迸发出来,让全社会支农助农兴农力量汇聚起来,铺展出一幅大气磅礴的动人画卷。

  让农耕文明传承新载体,让肉牛品质提升筑厚基。眼下,突泉县全力推进“金玉米雪花牛现代农业示范区”“金玉米雪花牛绿色发展引领区”“金玉米雪花牛农旅休闲体验区”建设,力争到2023年创建高标准金玉米示范区100万亩,人均3亩高产田;30万头普通牛改良成雪花牛,人均1头雪花牛;米、牛创产值200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户均收入5万元以上,与2019年相比翻一番。

  金玉米

  农耕文明传承的新载体

  晚秋时节,遍地金黄、机械轰鸣、粮食满仓。

  突泉县是农业大县,又恰逢处在“黄金玉米带”下,266万亩的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玉米种植就占到155.4万亩。突泉县的种粮大户们不断尝试玉米初加工这条路径。

  对于玉米的产出收益,家庭农场主高金柱有一套自己的框架图。“玉米收获后,秸秆可以做饲料,卖给养殖场;玉米脱粒后玉米芯可以当做食用菌原料卖给种植户;玉米粒经过加工后,分解为玉米面等初级农产品。还没到精深加工的环节,一颗玉米的效益就被放大几倍或几十倍了。”高金柱说。

  到祖祖辈辈耕种的玉米地里去掘金,是突泉县未来5年推进农业发展的新布局。未来5年,突泉县将持续发力,让“一棵老玉米”焕发“工业复兴”的青春活力,以自己的方式找寻“金玉米”。突泉县要重点打造高质高效金玉米产业经济带。项目实施区域东西覆盖共7个乡镇138个行政村。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提升金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依托突泉县牛产业,以养改种就地转化过腹增值;进行品种内部调整,积极发展鲜食玉米、粮饲兼用型和专用玉米等功能型玉米;深化玉米的精深加工,将玉米整株“吃干榨净”,实现价值最大化。届时,突泉县的“铁杆玉米”不只是百姓餐桌上的大碴粥、攥汤子,还将变酒精,变燃料,变淀粉,变饮料,使玉米向玉米食品、化工等领域深度开发,向深层和高端转型升级。

  眼下,一根玉米秸秆在突泉县发展成为“金链条”。突泉县秸秆资源丰富,他们不断在推进秸秆饲料化、肥料化、能源化、建材化上下功夫,建立了以瑞尔生物质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鑫泰集团秸秆制瓦等企业为龙头企业,村屯秸秆加工厂为支撑的秸秆资源产业开发体系,实现秸秆就地转化多元利用,为农业生态平衡、农民增收、守住碧水蓝天做出了大胆尝试。

  让“铁杆玉米”变酒精,变燃料,变淀粉,变饮料,向深层和高端转型升级,首先需要做强做精种植基地。突泉县提出,力争到2023年,发展金玉米主产区100万亩,其中高标准金玉米种植基地50万亩、年产优质金玉米50万吨;饲料玉米种植基地45万亩、年产饲料玉米45万吨;鲜食玉米种植基地5万亩、年产高质金玉米2.5亿穗;年产秸秆120万吨、青储饲料225万吨。五年时间,让玉米种植业依托高标准农田基本建设,达到高产优质、科学化发展、标准化经营、品牌化入市跑出突泉加速度,实现100万亩金玉米产业链年创产值100亿元。

  雪花牛

  肉牛品质提升的新引擎

  在内蒙古绿丰泉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养殖场内,近万头安格斯黑牛体质结实、结构匀称、肌肉丰满、毛发如绸。三三两两或嬉戏、或静卧,哞哞声此起彼伏,格外壮观。

  当一批批澳大利亚纯种安格斯牛漂洋过海抵达突泉,彻底改变了当地传统的养殖方式。养牛产业逐渐兴起,但高端肉牛养殖仍然存在空白。如何养殖高端雪花牛?从繁殖到屠宰上市,最后到百姓餐桌,突泉县有了明确的五年规划,要以绿色优质金玉米全优饲料和安格斯牛为基础,创建兴安盟独一无二的“北纬45°雪花牛”品牌。

  突泉县优质、纯净的水土,是发展畜牧业的良好基础。2008年以来,突泉县相继建成了以天兴奶牛、绿丰泉为代表的牛产业化龙头企业,陆续涌现出许多养殖大户、养殖合作社及养殖基地,成为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重要力量。

  天兴奶牛公司年产鲜奶突破万吨,成为蒙牛集团在兴安盟内的主要供奶基地。带动引导农户养殖优质奶牛,推行精细化分工、社会化服务,在合作养殖、托管养殖、委托育肥等环节中实现户企联结、合作双赢。

  致力于形成三产融合全产业链体系的内蒙古绿丰泉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现存栏9600多头肉牛,每年创造3400万元的收益,成为东北区域最大的安格斯牛优良品种扩繁基地。今年又成立了突泉县牛产业联合体、牛产业基金会,共同抗御可能会出现的疫情风险、资金短板、市场风险等问题。

  2018年,突泉县顺应市场需求变化,把养殖业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载体,创新实施了“扶贫扶产业·牧业再造突泉”工程。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思路,采取“示范带动,梯次推进”等措施,推动肉牛养殖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截至目前,突泉县肉牛存栏总量达60462头,奶牛存栏9600头,5000多户贫困户通过牛产业稳定脱贫,也为非贫困户增收致富开辟了新途径。

  牵着“牛鼻子”,过上“牛”日子。依托牛产业,昔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纷纷当上了脱贫励志标兵,67岁的李喜春因此在当地迅速走红,“政策不帮懒人,只要勤劳肯干,脱贫致富不难。”这是长挂在李喜春嘴边的话。

  未来5年,突泉县要做大做强农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畜产品附加值,推进畜牧业由传统养殖向全产业链延展。采取小规模、大群体最终到集约化发展模式,以“合作社+农户”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鼓励龙头企业采取“放母收犊”“户养企育”“合作育肥”“寄牛分红”“自繁自育”的发展模式,实现藏牛于民、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就地转化金玉米,实现玉米和秸秆转化增值。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引导、重点扶持,实现牛良种化繁育、优质化饲养、规模化养殖。

  依托金玉米产业经济带,金玉米和雪花牛深加工生产线和牛产业研发基地相继落成,正在倾力塑造全盟高端雪花牛重点产业示范区。兴建了以突泉县雪花牛良种繁育养殖场为中心、辐射全县188个雪花牛改良站,完善“突泉县家畜诊疗120服务中心”网点建设。到2023年,发展肉牛养殖专业村138个、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20个、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1000户,庭院3至10头养殖户达到4万户,覆盖率达到60%以上,全县雪花牛存栏达到30万头、奶牛3万头。雪花牛产业链和奶牛产业链年创产值100亿元。从农场到餐桌,高品质的突泉“雪花牛肉”值得期待。

  农旅融合

  乡村崛起“田园综合体”

  “农+旅”,等于什么?突泉县曙光花海花语呢喃,正欣喜地诉说着农旅结合的愿景。

  曾经的曙光花海,前身只不过是一片撂荒地,现如今,这片黑土地变成了城里人的游乐园、农村人的摇钱树,村民通过流转土地获得收益,当地群众通过景区务工增加收入,园区内采摘园游客也随之增多,年销售瓜果蔬菜20万公斤。新修建的自行车道更是沿着美丽村庄一路蜿蜒,环绕花海,真正形成了完整的旅游线路和乡村振兴全链条。

  种一片花海、美一带乡村、富一方百姓。近年来,突泉县主打“山水田园”牌,充分挖掘和利用田园风光、农耕文明、历史文化等资源优势,突出农旅、文旅融合,让城市与乡村互动、自然风光与历史人文融合,推动了农村产业兴旺、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2019年曙光花海预计接待游客8万人次,旅游收入将突破550万元。

  以农兴旅,以旅强农,突泉县农旅融合态势喜人,却也压力倍增。这不是单纯的农业建设,是要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如何避免同质化、留住乡土味,一番深思熟虑后,突泉县农旅融合渐入佳境。

  未来5年,突泉县将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以生态农业为基,以创新创意为径,以古朴村落为形,将农业功能向文化、休闲、娱乐、生态等多功能拓展,进一步催化新的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努力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和黑、吉、辽三省结合部三产融合、休闲经济发展的领跑者。

  未来5年,突泉县将依托项目区内的赛银花园区、曙光园区和通用机场建设,立足环绕花海的自行车游、自驾游、阿尔山过境游优势,大力发展看曙光花海、体验聚美恒果休闲采摘、赛银花果蔬采摘、休闲农事体验、农家乐体验;大力推广认领农业、可追溯农业、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发展高端有机食品;深度挖掘传统饮食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丰富“农事体验”和“休闲观光”的内涵,大力发展与明星湖、九龙湖相匹配的曙光农家乐小吃、旅游商品一条街,重点发展以雪花牛系列产品为主的牛事体验馆、以金玉米系列产品为主的手攥面体验馆,发展牛事体验店和攥汤子体验店200家以上,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农旅休闲体验示范区”,实现三产产值10亿元。

  (本版图片由突泉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