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垃圾涉及千家万户,是民生关键小事、社会发展大事。当人们陶醉在繁华的都市生活中,垃圾“大军”也正一步一步地包围着城市,并随着城市的增大而不断增多。人们随手丢弃的塑料袋、废电池、废旧灯管……由于随意堆放及简单填埋对环境的污染触目惊心。为有效解决城市“垃圾之困”,11月20日,包头市正式启动了主城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
以点带面破解难题
在昆区鑫泰豪庭小区内记者看到,四色垃圾分类专业垃圾桶摆在小区最显眼的位置,小区居民表示,这项工作推进得很有意义,需要宣传引导。“垃圾可以分开丢弃非常好,我们居民的生活环境可以变得更好,减少污染的同时也能让废物得到很好的利用,是件好事。”居民要女士说。
据了解,根据包头市实际,此次率先在城市主城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按照全市统一安排,今年我市将昆区鑫泰豪庭、青山区健康新城、九原区兰溪花园3个小区作为首批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试点小区;市党政大楼和昆区、青山区、东河区、九原区、稀土高新区管委会办公楼作为首批党政机关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单位;香格里拉大酒店作为企业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单位,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带动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面展开。
“我们以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湿垃圾即餐厨、厨余等易腐垃圾、干垃圾(即其他垃圾)作为生活垃圾分类的基本类别,到2022年底,将达成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法规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设施体系和工作体系的目标。”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武文清说:“厨余垃圾,我们把它收集到以后进行资源化利用,通过发酵、生物降解或者其他途径让它变成可以利用的东西。对于有毒有害垃圾,要将它们单独收集起来,送到危废处理中心去,其他垃圾也没有价值的东西就送到垃圾填埋场填埋。”
垃圾分类人人参与
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打赢垃圾分类治理攻坚战,源头分类是关键。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提倡和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推广源头减量行动,主动减少包装材料的过度使用和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养成勤俭节约、物尽其用、减少废弃的文明习惯至关重要。
志愿者代表、包头义工联合会副会长胡立巍说:“希望更多的人能争做垃圾分类文明风尚的宣传者,积极加入垃圾分类志愿活动,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宣传推广和劝导指导进社区、进公园、进广场、进学校、进企业等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参加低碳环保志愿行动,立足本职岗位投身垃圾分类、绿色环保等分类技术应用推广。”
“垃圾分类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举手之劳,作为社区居民我觉得应该树立垃圾分类意识,学习掌握垃圾分类知识,按照垃圾分类的标准和规范,自觉将生活垃圾正确分类投放,为资源再利用做出一点贡献。”社区居民李女士说。
据了解,包头市力争到2020年底,实现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基本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主城区范围内每个区至少有1个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全市至少有5个街道达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到2021年底,全市主城区2个地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到2022年底,全市主城区全部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全面建成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系统。
武文清说:“实行垃圾分类,既是破解‘垃圾之困’的现实途径,也是以人为本城市发展理念的深刻彰显,直接关系到市民生活品质的改善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载体,也是改变人们行为习惯、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的重要内容,更是建设美丽包头的重要路径。下一步,我们要让更多的居民树立起垃圾分类的意识,政府也将加大投入力度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加强垃圾的分类运输和处置。”(记者 王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