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决战在一线】巴兔夭村有了“幸福泉”
内蒙古新闻网  19-11-23 18:29  【打印本页】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沟壑纵深,山乡僻壤,一个村,10户人家20口人,他们世代生活在这里。这里就是和林县黑老夭乡昆都仑行政村巴兔夭自然村。

  巴兔夭村世世代代“视水如命”,是和林县出了名的干旱缺水村,两个“特制”水桶,一头毛驴,是每家每户的“标配”。饮水困难始终是制约和影响村经济发展和村民卫生健康的主要因素,巴兔夭村现有的10户人家中,7户都属于贫困户。

  解决缺水问题,一直以来就是巴兔夭村村民的殷切期盼。

  这一期盼,在脱贫攻坚中得到解决,今年冬天,巴兔夭村村民再也不用为冷天冻地去挑水吃犯愁了。“全靠乡党委和政府,真心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帮扶单位的帮扶,现在我们村的人畜饮水已经不是问题啦。”村负责人闫二毛一边擦拭着通村的抽水管一边动情地说。

  原来,在黑老夭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昆都仑行政村的全力协助下,在内蒙古加禾房地产公司的帮扶下,巴兔夭村投资3.7万元,维修了水井,铺设了管道,新建了两处蓄水池,利用压差和管道把水输送到了村民家中。看到一拧水龙头就哗哗流出的清流,村民们兴奋至极:“我们村有了幸福泉。”

  村里有了“幸福泉”,不仅实现了巴兔夭村村民吃上干净水、放心水的愿望,而且,靠着“幸福泉”,村民们的收入增加了:宁二仁搞养殖业实现了脱贫,现在饲养着10头牛、30多只羊;闫二毛靠养猪也有了额外收入,没到杀猪季,猪肉却已被人预订;贫困户宁虎蛋依靠扶贫政策,养了30多只羊、5头驴……

  “今日引来幸福泉,滔滔不尽喜心田。旱村一去不复返,党的恩情记心间。”这首歌谣现在在村里传唱得最火。(首席记者李海珍)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