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江宏
“你从远方走来,一路欢歌一路风采。你像白云飘落,辽阔的草原是你的舞台。”
乌兰牧骑是党的民族政策、文艺方针同内蒙古农牧区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创举。60多年来,乌兰牧骑依据农区、牧区、半农半牧区的不同实际,有效对接农牧民的不同需求,在演出、宣传、辅导、服务中形成了一套紧密对接群众需求、主动提供服务项目的工作体系,使每一支乌兰牧骑有了建队的基本标准和工作规范,这成为乌兰牧骑历经半个多世纪风雨洗礼而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发展秘诀。
“人少节目多,反映新生活;宣传又辅导,演完就干活。”一代又一代的乌兰牧骑队员,克服了交通不便、条件艰苦等困难,秉承“不漏掉一个蒙古包,不落下一个牧民”的原则,“哪里最需要,哪里最偏僻,就到哪里献歌献舞”。乌兰牧骑队员个个一专多能、身兼数职,不仅为农牧民送歌献舞,还与农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为群众义务理发、照相,帮农牧民打草、接羔、剪羊毛;不仅为农牧民提供文艺演出,还承担了宣传辅导、生产帮助、生活服务等多项任务和功能;不仅为农牧民送来了宝贵的精神食粮,还送来了党和政府的贴心关怀。惟其如此,乌兰牧骑才欣然得到农牧民的认可,被亲切地称呼为“我们的乌兰牧骑”。
乌兰牧骑在发展实践中,总结、提炼并在所有乌兰牧骑队伍中推行的工作职责项目化系统化组织化的服务模式,不仅强化了自身多功能式的服务本领和顽强的生命力,保障了这一文化形式健康有序的发展,同时文化组织机构又通过它拉近了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情感,密切了党和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促进了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让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在边疆少数民族群众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这一长期坚持的鲜明工作方法是内蒙古党委、政府从战略高度着眼,以因地制宜方式落实党的路线方针的成功范例,是政治原则性和工作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是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和广大乌兰牧骑队员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
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乌兰牧骑事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对乌兰牧骑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今后,我们要持续加强和完善乌兰牧骑工作方法,不断探索发展具有地区特色的流动文化服务体系,让乌兰牧骑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乌兰牧骑对党的事业的高度使命感和担当意识,不仅是文艺战线需要继续发扬光大的精神财富,也是各行各业的先进典范和价值引领。
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乌兰牧骑精神的实质就是在具体的工作和服务当中、在经年累月中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我们要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切实强化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底气和勇气,以尽心尽责、苦干实干的无私奉献精神,努力把内蒙古各项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