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奋斗·我脱贫】脱了贫,只是开了个头
内蒙古新闻网  19-11-28 11:14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讲述者:赤峰市林西县大井镇中兴村江春国

  我叫江春国,是赤峰市林西县大井镇中兴村村民。妻子刘桂荣,2013年患直肠癌,先后三次手术花费几十万元,把一个小康家庭拖得负债累累。2016年,我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驻村干部了解到我家情况后,积极落实林西县健康扶贫政策,不仅让我妻子的医疗费用得到有效控制,还享受到了每月的送药上门、送诊上门服务。驻村干部经常往我家跑,和我结对子、交朋友,跟我分析我家致贫的其他原因:一是经济来源单一,二是没有致富产业。他们说的都对,但是人穷志短啊,我总想着万一做不了、做不好……这不愧对干部们的一片心、愧对这好政策嘛?

  看我犹豫不决,驻村干部来我家的次数更多了,鼓励我大胆干,激发了我的信心。按照“菜单式”脱贫项目,他们逐项帮我分析,最终确定了甜菜种植脱贫致富项目。村组干部得知后,也大力支持我发展产业,为我流转土地100亩,用于蔬菜种植。土地有了,订单又成了问题。驻村干部帮着联系公司,签订了40亩甜菜订单,销路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我这个人,只要是认准的路,就是跪着也得走到头。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烈日暴晒,我总在田间地头忙碌。在大家的帮助下,甜菜终于获得丰收,仅甜菜一项当年就增收近4万元。在种植甜菜的同时,我还在村“两委”引导下,与兴安盟客商签订了50多亩甘蓝种植协议,保底回收价每斤3角,每亩地纯收入都在1000元左右。

  2017年11月,我脱了贫。我没有满足,把这作为继续发展的开头,不但在大井生态扶贫产业园打零工,还继续种我那100亩地,40亩种甜菜,50多亩种甘蓝,年纯收入10万多元。2018年,我获得了市级脱贫示范户称号。

  2019年,我新买了一辆704拖拉机,总价94200元,自己花费71000元,政府补贴23200元。政策帮、干部扶,加上自己努力,我终于摘掉了穷帽、拔掉了穷根。生活一步步好转,我的干劲儿更足了,我被聘为中兴村精准扶贫义务宣传员,向村民宣传政策的同时,引导贫困户发展种养业。

  这两年,我挨家挨户和村民沟通,给他们讲解甜菜、甘蓝等蔬菜种植知识和自己摸索的经验。现在,村里形成了“贫困不光荣、懒惰更可耻”的思想导向,贫困户积极发展产业的自觉性大大增强。(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赵弘)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