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报捷》崔晓华摄
崔晓华拍摄的图片新闻,刊于《包头日报》1987年4月30日1版
□文/记者张海芳 图/记者宫伟恩
1978年,在改革浪潮中且歌且行
与时代同行,包头日报社的命运注定与国家的命运同频共振。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包头日报社逐步拨乱反正,各项发展迈出新步伐。这一年,一些在文革中受迫害的同志也逐步回归,他们一朝昭雪,反而激发起更大的热情,进企业、下农村,浓墨重彩为改革开放大时代而歌。
今年88岁的老报人柴汝干回想起当年创业干事的劲头,自己都十分叹服。
1978年,在文革中被打成反革命,只能打扫卫生、搬砖头的柴汝干回到了包头日报经济组,负责工厂企业的改革报道工作。
“当时经济组只有3、4个人,稿子却占了报纸版面的一半以上。那时候我每天上午坐公交或骑自行车到企业采访,回来的路上就开始打腹稿,下午一上班开始动笔写,每天要在报纸上发一篇稿件。”那些年,柴汝干以“干丁”的笔名在包头日报上频频报道城市经济改革中的新探索、新尝试,成为报社发稿量最大的记者,在业内小有名气。
柴汝干至今还记得他对包头内燃机配件厂进行系列报道时的情景,“内燃机配件厂当时是包头企业改革发展的标杆,厂长叫郭秉仁,很有改革头脑和魄力,‘厂长负责制’等新做法就是首先在他们厂里开始实施的,后来他成了全国劳动模范。”
那段时间,柴汝干几乎跑遍了包头市所有的企业,但跑的最多的还是内燃机配件厂,这里熟悉的让他感觉就像是自己的另一个“家”。
有一年大年三十晚上,柴汝干给厂门房打了个电话就直奔厂区,一进厂,在看到厂长郭秉仁和车间工人正在吃饺子。
“来来来,饺子正熟了,赶紧吃!”郭秉仁大声招呼着。柴汝干也不客气,捧起碗就和大家蹲在一起吃起了年夜饭。因为彼此间关系熟络,再加上柴汝干年纪较长,又经常跑企业见多识广,郭秉仁便借机向他询问:“柴老师,最近包头哪些厂子搞得好?他们有什么好做法?”柴汝干一一作答。随后,柴汝干从大伙儿聊天中了解到企业新一年的打算等情况。吃罢饭,工人们又热火朝天地投入生产,柴汝干则赶回家中写稿,一篇冒着热气的新闻稿就诞生了。
那段时间,柴汝干跟踪采写的关于包头内燃机配件厂改革发展的稿件多达三、四十篇。
此后,柴汝干将这个时期激发起的采写新闻的热情保持了一生。后来即使担任了部门主任,他仍然要求自己每周至少发三篇稿子。到60岁退休时,柴汝干又被特批延迟退休3年,继续像年轻人一样笔耕不辍,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老报人”。
改革春潮涌动,各方捷报频传。这一时期,包头日报也一一记录下改革发展的历史足迹——
1983年10月,报道了包头黄河公路大桥竣工的消息;
1984年10月,刊发了包头成为我国主要的稀土科研生产基地的消息;
1989年1月,先后报道了内蒙古一机厂实现保军转民的重大转折、内蒙古二机厂已开发民品30多种……
为大时代而歌,包头日报也开始尝试在改革的大舞台上突破陈规,报社经营从无到有小试牛刀、初露锋芒。
十年动乱过后,报社印刷厂生产车间狭小,仅勉强维持印报。为了改变窘境,报社不等不靠,决定先干起来。
缺少排字车间,没钱盖“洋”房,大家就“土法上马”,用少部分钱采购砖、瓦、沙石、木料,发动全厂人员一起参加,一鼓作气建成9间简易车间和仓库,解决了燃眉之急。
老报人王凤岐回忆,当时参加这样重体力的劳动,既不发奖金,又没有补助费,只是中午管一顿午餐,但没有人发怨言,大家干起活来热火朝天,垒墙、和泥、当木工,发挥了每个人的专长。休息时人们往沙堆上一躺,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完全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
印刷厂盖好了,报社就开始承揽对外印刷业务,当时有十多种小报在日报印刷厂印刷,其中《广播电影报》是大宗业务,印数达10万份。
从1979年,包头日报广告业务也开始萌发生长。当时包头市绝缘材料厂有在外地做广告的想法,条件是必须帮助建立起代销点,打开销路后在当地报纸做广告。
王凤岐还记得1979年9月全国中等城市报纸广告协作会在南昌召开,他和邢国华、刘义民三人参会,在那里借机把绝缘材料厂的广告落实到广州和武汉两地,这成为报社征集到的首例代办广告业务。
返包后,他们经过反复研究组建了广告科,提出争取当年创收10万元的任务,当年就顺利实现了目标,除了为职工购买了8套住宅楼房外,还补助了部分行政费用的不足。包头日报广告业务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也蓬勃而发。
与此同时,由于报纸思想性的不断增强,版面有所创新,报道面不断扩大,文风逐步改进,报纸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发行量由1978年的1.6万份增加到1982年的2.7万份。
1983年以后,包头日报社也进行了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推行目标管理与聘任制,调动全体职工积极性,提高报纸质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迈上新台阶。
到1988年,包头日报发行量达到6万份。当时在东河发行站担任投递员的崔家玮回忆,他每天自行车两边都驮着两摞报纸,背后还捆着一叠,奔走在大街小巷,“当时各企业的包头日报都订到了十几个人的班组,工人们大多数资讯都是通过这张报纸来获取的。”
到1990年包头日报拥有通讯员1029名,每天约收到各类稿件120余篇,采用率在30%左右。1990年7月1日,《包头日报》由周6刊改出周7刊,成为名副其实的“日报”。
1996年,在震后重建中砥砺向前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全社会充溢着自由创新的新气象。
这一年,市委副书记郝存柱带领市属新闻宣传部门负责人考察了济南等六个城市,回来后与报社领导成员及中层干部共同酝酿改大报的问题,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经过几个月的反复论证、模拟试刊。1993年元旦,包头日报大报诞生了,这是包头报业发展的一个新起点、新飞跃。
1994年5月4日,包头日报子报《包头晚报》创刊,成为包头报业市场上唯一一份晚报。
正当包头日报社大踏步一路向前之时,1996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打乱了发展的节奏。
据原报社编辑孙素萍回忆,那年5月3日将近中午时,报社的许多人还在工作,她感觉到地面突然抖动起来,孙素萍听到楼道里有人高喊:“地震了,大家快疏散!”她当时就蒙了,随后,她惶恐地随着人群从三楼急速跑向楼外。在楼道里,她感觉连墙都有点扶不稳。
当时,他们是第一批冲出大楼的人,站在安全地带,她气喘吁吁地回头一看,只见本来就破旧不堪的报社大楼不停地颤动,升起一层层尘烟,空气中弥漫着惊恐的气息。
虽然现场一片混乱,但孙素萍还是注意到一个让她印象深刻的细节——
就在大家七嘴八舌庆幸自己及时撤离办公楼时,她注意到从大楼内跑出一位老者。只见他银灰色的夹克衫上落满了土,头上还有草屑,十分狼狈,孙素萍定睛一看,原来是原总编室主任、当时退休返聘的一版编辑姜致新老师。尽管他满身是土,可怀里却抱着碰头时用的蓝色夹子,里面有一大摞稿子。这时,一位同事跑上前冲他喊:“地震了,大家都保命,你还拿什么稿子!”姜老师却从容地抖着身上的土说:“不管遇到多大的事,报纸都要正常出版。我是编辑,稿件就是我的武器,还没上战场枪就丢了,怎么打仗?你们年轻人记住啊,‘报纸无小事’。”
听了姜老师的话,孙素萍有些不好意思。因为作为当时二版编辑的她,仓皇中只顾着下楼避难,根本没想到稿件和报纸的事。言传身教,老一辈报人的这一举动感染了她。此后,她做了17年的一版夜班编辑,寒来暑往,昼伏夜出,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地工作,却数年如一日丝毫不敢马虎,直至退休。
正如姜致新老师所说:“不管遇到多大的事,报纸都要正常出版。”
越是大灾大难面前,报纸越是不能停,报道任务越是繁重。为了配合全市抗震救灾工作,包头日报社记者每天深入市区、各旗县区及乡镇进行深入采访,报道全市人民重建家园的感人事迹,鼓舞士气。
当时在报社刚刚工作一年的晚报记者孙英侠还记得,在震后报社后院搭起的临时帐篷里,她在每页200字的稿纸上一笔一划写着震后救灾动态时的情景。
大地震过后余震不断,报社后院的大帐篷和车库成为大家临时办公的地方,帐篷没有窗户,只有前后流动着的穿堂风。那几天天气反常,冷风嗖嗖地吹。而报社食堂在此时发挥了作用,让大家在繁忙奔波之余,能踏实地填饱肚子。
当时,包头日晚报记者一起轮流到原市委所在地的抗震指挥部帐篷里值班,之后再跑回报社帐篷里用笔一笔一划地写稿子,过后再拿回去送审,审完稿又要回来重新抄写一遍再交给编辑。因为时间紧张,孙英侠经常捧回一碗面放在桌子上,一边吃一边抄写稿件,时常一不小心就在稿纸上滴下几点面汤,引来编辑们的一阵“嘲笑”。
而像孙素萍等编辑常常是挑灯夜战,一直工作到深夜。
那一年,包头日报社开辟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重建家园”、“团结奋斗,全力以赴,搞好抗震救灾工作”等专栏。同时还刊发了《医治创伤,重建家园》、《群策群力,抗震救灾》等一组评论。到5月底,包头日报共刊发抗震救灾新闻稿件、评论、抗震知识等2000多篇,为全市抗震救灾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并充分发挥出党报在关键时刻的舆论导向作用。
“5·3”大地震让始建于五十年代的包头日报社办公楼成为危楼,报社全体员工分散在6处办公,条件极其艰苦。
那年10月,刚刚大学毕业的记者王国秀来到报社工作,当时报社各部门租借其他单位的空闲办公室办公,她所在的编辑部租借在供销社顶楼大厅,后来又搬到市政府车队的办公楼里,十个人连人带桌椅挤在不到2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大家拿着格尺铅笔划版,工作仍旧有条不紊。
大灾面前,包头日报社大楼的重建任务则显得更加艰巨。当年为了重建报社大楼,市财政支持了300万元,但整个工程建设需要1400万元,财政支持仅仅是一个零头。依报社当时的实力,盖起一栋六、七层高的大楼,根本不可能。
没钱怎么办?那就像自己在报纸上宣传的一样去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重建家园”。
随后,包头日报社广告部门人员行动起来,他们跑企业、进商场,四处奔走,最终报纸的一块块广告宣传变成了钢筋水泥、程控交换机、办公桌和灯具、电话等等,为报社大楼建设添砖加瓦,填补了一小部分的需求。
在建设过程中,报社还欠下十多家开发商的款项,另外还有贷款300万元。此后的10年,包头日报社勒紧腰带过起了紧日子,一路艰苦奋斗,最终依靠自己的力量还清了这些欠款。
1998年6月29日,包头日报社新办公大楼正式竣工。新大楼建筑面积8343平方米,有116间办公室。随后,报社印刷厂也重建完成,还购进了现代化的新式印刷机,工人们从此脱离了艰苦、嘈杂的工作环境,劳动效率也大大提升了。
搬进新大楼的那天,笑容荡漾在每个报社人的脸上。当时孙英侠正好怀孕三、四个月,身子开始发沉,坐上报社大楼的电梯直通六楼,让她感觉到特别方便,内心也多了几份幸福感。
那年8月20日,由包头日报社主办的第十四届全国城市报纸群众会议在包头召开,来自全国50多家报纸的90多名代表出席。包头日报以崭新的面貌迎接着四面八方的人们,让前来的人感受到了西部落后地区党报人那种倔强成长的力量。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