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日报融媒体中央指挥中心
□文/记者张海芳图/记者宫伟恩
2003年,告别笔墨迈入数字化时代
早在世纪之交之时,互联网已经在不经意间悄悄改变着这张报纸的发展轨迹。
一位晚报人回忆,1999年,晚报编辑部接入互联网,开始利用网络选稿,那是报社首次“触网”,标志着报社编采工作跨进互联网时代的门槛。他还清楚地记得,当年电脑需要通过电话线拨号上网,外接的“猫”传输速率只有二、三十K,不足现在4G网速的1%。但即使如此,也天天会有其他部门的人排队蹭网。
2003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一场“非典”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全新的技术改变了报纸的采编方式。
那一年,包头日报全面启动了日晚报计算机采编系统,记者们开始逐步扔掉过去沿用几十年的笔和纸,包头日报社迈上了现代化办公之路。
转变是惊喜的,也是艰难的。
曾负责编辑包头日报《稀土高新区专刊》的张海芳还记得,当时所有的工作都要靠手工来做,稿子是手写的,修改完后还要重新再抄写一遍。划版要趴在一张大划版纸上数格子,依照每个稿子的字数划出相应所占的位置,然后标上头条、二条、倒头条,还要写明标题用多大字号、什么字体……每天拿着尺子在纸上横量竖划,感觉就像个裁缝。
每逢出报,张海芳和同事要从老开发区管委会把稿子、大样送到青年路上的日报印刷厂,由那里的专业人员一字一句录入计算机,然后按照事先划好的纸样进行排版。打印出报样后,他们再跑回报社大楼交给专业校对,之后回高新区经领导审核完毕后,一期报纸的出报工作才算结束。这个流程经常需要两、三天的时间。
这样繁琐的“跑路”在2003年得到彻底改变。那一年,包头日报社为采编人员购置了台式计算机,安装了全新的北大方正采编系统,还为一线记者配了清华紫光笔记本电脑,一台笔记本电脑8000元,报社补贴一半,日报记者带着电脑出去采访,常常引来其他媒体同行的羡慕之声。
“王旁青头戋(兼)五一,土士二干十寸雨,大犬三羊古石厂,木丁西,工戈草头右框七……”那段时间,张海芳每次回到报社,总会看到大家在背五笔输入法的五笔字根,一个字一个字地往电脑上敲字,桌子上还放着手写的稿子。
不少人还记得,因为拼音打字容易出现错别字,报社要求记者使用五笔输入法。因此,大家扎堆学习打字和运用新的采编系统,下了不少功夫。不久后,编采人员很快适应了,他们完全告别了沿用多年的手写模式,效率也提升了不少。当时,为了实现有续过渡,转换先从晚报开始,再到日报渐次实施。
也是那一年,稀土高新区专刊打字录入、划版等流程都在高新区编辑部完成,划好的版面直接用邮箱发到印刷厂,全程都无须再跑路。
北大方正采编系统的使用,彻底颠覆了报社采编、出版、印刷等各个环节和流程及用工分配。时代的洪流势不可挡。对于有着深厚历史的包头日报人而言,一切的变化也是那么猝不及防。
在包头日报工作了28年的杨霞也在不断的变化中调整着自己的心态和工作定位,并感受着一张报纸在告别铅墨、纸笔中发生的快速变化。
1991年,年轻的杨霞来到报社工作,上班第一天,她被安排到日报印刷厂激光照排车间,看着一排排当时最先进的电子排版系统,她激动不已,似乎有一种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的感觉。她最先开始做的是文字录入,就是将记者手写的文字稿通过电脑打字保存在5.25寸的软盘上,然后交给排版的技术员,由他们将已录人的文字进行排版。“当时的排版是用指令来确定整个文件的全貌,然后利用激光印字机打印出来再校对。”但照片还得通过照相制版,经过后期合成才能出黑白报纸。
1995年,包头日报社印刷厂引进了彩色激光照排系统,用新的方正维思排版软件就可以将文字、图形、图片等排在版面上,直观地看到版面的最终成品,这也是内蒙古地区最早的彩报印刷。
2003年,新采编流程的使用已经不再需要杨霞打字录入,照片也实现了数码化,“之后我就调到报社出版部做美编,上起了夜班。对我个人来说,新软件和新技术的引进和使用,不仅优化了工作程序,也让我在不断学习中有了突破和进步。”
即便是在2003年“非典”时期,包头日报社装备的“鸟枪换炮”,也没有影响到那一特殊时期的宣传报道工作。包头日报社记者奔波在防控非典第一线,及时、准确地报道包头市防控“非典”工作的全过程。截至当年6月30日,《包头日报》、《包头晚报》共刊发有关防控“非典”的新闻稿件1975篇、图片300多幅,创报社历史上突发事件发稿量之最。
这一年,包头日报社也不断向前发展,《包头日报》与《包头晚报》连续三年不断扩版、增刊,报纸规模不断扩大。《包头日报》新增了《经济专刊》,《包头晚报》由四开十二版扩至四开十六版彩色印刷。
互联网时代一经揭幕,便势不可挡。此后,跟随时代的要求,2008年9月,包头新闻网开始试运行,开启了包头日报社电子数字报的时代。
转型10年,一个纸媒的扩张与蝶变
身处变革的大时代,包头日报社也在近10年间经历了报业历史上最为剧烈的变化。
被视为船头“瞭望者”的报人,似乎更能敏锐地感受到,报业的初冬已悄然到来。正如任正非在2001年发表的《华为的冬天》中所言,当危机来临,“没有预见,没有预防,就会冻死。那时,谁有棉衣,谁就活下来了。”
从2009年开始,包头日报加快了发展的脚步,为“过冬”做着准备。
2009年,包头日报社拿下滨河新区黄金地段100亩土地,使包头日报社的占地面积扩大了10倍。
2010年,包头日报社全面拓展广告业务,经营收入再上新台阶,全社广告收入全年突破了4000万元大关,达到4300万元,较2008年经营收入2074万元有了大幅增长,实力大大增强。
2011年,《包头日报》版面扩大,由对开八版扩为对开十二版,报纸容量得以扩充。
2012年1月,包头日报社印刷厂新厂投入使用,引进上海高斯4塔无轴高速印刷机,建成了自治区盟市报业最大的印务基地。
厂长贾海峰还记得,那年11月适逢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11月8日晚,他和同事们很早就来到印刷厂做着印前准备工作,“毕竟是新进的设备,大家从操作到对设备性能的了解,还没有十分的把握,大事之前马虎不得。”直到听到轰隆隆的机器声响,当天第一张《包头日报》展现在大家眼前,他们的脸上才露出开心的笑容。
然而,似乎在一夜之间,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正汹涌冲荡着一切,受众阅读方式和习惯的变化,也推动着报社不断走向新的变革。
从2013年开始,包头日报社加快新媒体建设步伐,包头新闻网全面改版,创办包头手机报,建设微博、微信矩阵,建设视频演播室,开展直播报道活动。提出决战移动端,建设“新闻+政务+服务+企业+市场”五位一体的黄河云移动客户端。建设包头城市联播网,不仅使《包头日报》的信息传播走向户外,也为报社打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此后,包头日报社建设中央厨房再造采编流程。2018年,包头日报社依托黄河云平台和报社全媒体采编资源,构建包头日报社和各旗县区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格局,目前10个旗县区黄河云子站上线运行。
从一张纸质媒体起步,如今的包头日报社已拥有《包头日报》、《包头晚报》、包头新闻网、包头手机报、黄河云移动政务客户端、包头首发APP、包头城市联播网、包头直播、微博矩阵、微信矩阵十大发布平台,打造出平面、网络、移动端全覆盖,纸媒、网媒、掌媒时间全天候,功能齐备、传播力更强的新型传媒体系。
当一张有着80多年历史的报纸在不断扩张与蝶变,报人也紧随她的节奏踏入了艰难的转型期。
那段时间,无论是大会小会,报社职工总能听到社长李孝反复说着这样一句话:“每当夜深人静时,我都仿佛能听到时代进步的脚步声,好像在时刻提醒我们要继续前行。”
转型似乎成为每个报人必然的选择。这其中,从2010—2014年包头日报社连续五年公开选拔的十多名硕士研究生担当起主力军作用。
从2014年初开始,第一批入职的研究生、编辑贾星慧开始负责创立运营包头日报微信、微博,他晚上做报纸夜班编辑,白天做新媒体,带领青年团队做原创内容、搞活动、吸引粉丝,带动包头日报官方微信、微博影响力排行一路前列,进一步扩大包头日报在移动互联时代的影响力。
而对于在一线采访报道的记者来说,采访时用笔和纸的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手机、摄像机、无人机,他们不仅要写文字稿,还需要拍照、录像、做视频,有时甚至还要面对直播镜头。
今年8月18日,硕士研究生、记者张燕青就参与了包头日报社有关包头首届国际马拉松赛的直播报道,这让她对转型融媒体记者有了更深的体验。
那次,包头日报社派出了由21位记者组成的报道组,无人机、摄像机、一体机等同时出动,可以说是转型时期的一次大“练兵”。
活动开始之前,在分配直播点的过程中,张燕青就和另一位研究生搭档余健申请到了“稀土大厦”这个兼具地标建筑和行业标杆的位置进行报道。做出这样的选择,他们就是想发挥文字记者能够进行深度报道的优势,在向观众介绍马拉松赛事的同时,把包头市的稀土资源优势宣传出去,把包头整体的城市面貌宣传出去。
理清思路,张燕青利用一晚上的时间收集整理了关于稀土方面的资料,浓缩提炼,然后全部背会。她又把稀土大厦、包头稀土产品交易所和主赛道黄河大街的介绍情况整理成稿,设计好起承转合,这时已经到了18日的凌晨。
18日一早,她6点钟就赶到了稀土大厦,一路上看到已经有很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忙碌,黄河大街上,工作人员还贴心地为运动员提前洒水降尘。这时她突然想到,在直播中一定要把包头这座“文明城市”的内容体现出来。
8时31分,当第一个参赛者跑过稀土大厦时,沿途围观群众时不时发出鼓励与喝彩声,张燕青的紧张感一下子消失了,一些现场即性的话语脱口而出,并顺利完成了第一站点的直播。
完成直播后,她很快就在微信里收到了一些朋友发给她的直播截图,并发来点赞。随后,她转战下一个直播点,刚走进去,一位路过的阿姨笑眯眯地走到她身边说:“这不是刚才介绍稀土大厦和黄河大街的那个女记者嘛,啊呀,你刚才说的真好!”只这一句,让她感觉所有的辛苦都没有白费。
当天,包头日报直播活动收获41.28万浏览、526条评论。
转型10年,更多的资深报人也在转型的路上发力奔跑。编辑郭宏庆10年前转岗出版部成为一名美编,4年前又成为一名文字编辑,从图形到文字,他在不断学习中适应着新岗位。电影《神鞭》的故事常常激励着他:时代变了,傲人的“神鞭”剪了,终会化成“神枪手”。
而这一切,对于有着88年历史的包头日报社而言,或许才刚刚开始。
正如报社一位资深报人所言:“这一次我们面对的变革浪潮已远远超出了报业的边界,媒体融合发展可能只是一个新的起点。”
但无论以何种方式,包头日报这个与新华社同龄有着88年历史的报纸,最终会成为包头为数有限、真正的“百年老店”,一路刻录历史,一路见证自我的革新成长。(完)